Part.1
那一年夏天,我拿着几大包行李,在茫茫深夜中,独身一人坐上了去北京的绿皮火车,所有人都告诉我,我没钱,没经验,没人脉,去了北京连个落脚的地方都不知道在哪里,还不如留在家里找份工作,先求稳定再谈将来。
我不愿意服输,我也知道世界上也许只有百分之一的人能够成功,但不去试试看,谁知道我是不是这百分之一的其中之一呢?
刚毕业的我一无所有,但却拥有丰满的理想,满腔的热情,对未来无限的信心,不够繁华和开放的家乡小镇已经无法容纳我沸腾的理想。
成为一名文字创造者,这是我从小就怀揣的梦想。文学创作,这是一件非常神奇而又伟大的事情,这世界上许许多多陌生的人,可能就通过简简单单的字句而产生了心灵上的共鸣与感动。
我希望自己也能写出一些让人有所触动的文字,能通过文字分享自己的快乐苦悲,让某些处于悲伤难过境地中的人从自己的作品中感受到一丝丝温暖和慰藉。这个梦想应该也是许多人曾经憧憬过的,但在时间洪流的冲刷下,大多数人都已经忘记梦想的颜色。如今的我,正艰难地踏出实现梦想的第一步。
Part.2
在北京的日子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好,超高的物价和昂贵的房租让我难以承受,刚开始找工作的那段日子我每天都在四处奔波,经常吃了上顿没时间吃下顿,上一个面试刚结束,咬了几口包子喝了几口水之后,我又开始奔向下一个面试的地点。有一次实在太累了,我在地铁上睡过头坐过站,刚醒来,知道自己赶不上面试的时候,我真的感觉眼泪都快流下来。
在那段到处奔走的日子里,我不仅身体上极度劳累,心灵上更是疲惫不堪。当我第一次面试编辑成功的时候,我真的觉得整个世界都明亮起来了。
这是一个很小的编辑部,只有一间不到50平米的办公室,员工很少,只有寥寥几人,但听主编说,我们公司虽然规模不大但是手下还是接了好几本可以登上知网的学术期刊,所以即便工资低,我还是义无反顾地留了下来。
上大学的时候我就喜欢看这些文学期刊,我会为诗歌中关河之水的柔情而沉醉,我会因为散文中落叶之悲的寂寥而伤悲,我也会因为小说中故事情节的高潮迭起而心潮澎湃。现在我可以直面我热爱的文学作品,接触第一手最新鲜灵动的文字,这样的工作无疑是令我兴奋的。
然而,现实总不如想象中的美好。工作第一天,主编没有告诉我如何对稿件进行校对、编辑,而是告诉我如何去联系“客户”,这时候我才知道,所有的学术期刊都是收版面费的,来投稿的作者大多是为了评职称或者是获取名利,所有来追问的电话都是询问自己的文章什么时候出刊,能不能赶上自己下个月职称评定。没有人单纯是为了文学或者学术而创作,有些来稿甚至语句不通,明显有从网上摘抄的痕迹。这一刻,我清楚的认识到,这并不是自己所追求所向往的生活。
原来,实现梦想的第一步,是把梦想打碎揉进泥地里。
接下来一个月的时间,我每天都重复地在各大教职工群、学术群、期刊群里面疯狂的发布广告:“XX期刊,350元/版,八月底出刊,可上知网、万方、龙源,有需求的老师请尽快与我联系”、“早安,老师今天有意愿投稿吗?”这样的生活让我觉得自己离梦想越来越远了。
Part.3
同样一个炎热的夜晚,我又坐上了回程的地铁,这一次我看着车窗外漆黑的通道,觉得自己的人生似乎也走向了一片见不到光的黑暗。
低头看向自己的脚尖,我想,这大概是我二十多年人生中最低谷的时刻。这时候,他就像是一阵带着笋香的清风,携着梦想而来。他在前两个车厢上的车,一个人,一只吉它。他缓缓走来,伴随着清凉悦耳的歌声,歌声中依稀听到几句beyond《不再犹豫》的歌词:
“谁人没试过犹豫,达到理想不太易,即使有信心,斗志却抑止,谁人定我去或留,定我心中的宇宙,只想靠两手向理想挥手,句天几高心中志比天更高,自信打不死的心态活到老。”
这个少年背脊挺直目光直视,全然不顾地铁上其他人异样的眼光,走过一个又一个车厢,和我擦肩而过的时候,我看到他的吉它上写了“为梦想而战”几个字。
这个字虽然小,却在刹那间触动了我的心灵,我不知道为什么他会在地铁上独自弹起吉它,我也不知道他走过每一节车厢的时候内心是否也在迷茫惶恐。我只知道他是一个怀揣着梦想的人,他为了自己的梦想而来。
人生就是这样,在跌跌撞撞中摸爬滚打,在失败的路上踽踽独行,在迷茫惶恐中艰难找出一条可以前行的路。不同的是,在这条路上有人选择放弃了梦想,有人却在追梦的路上越走越远。
第二天清晨,我留下一封辞职信就离开了,走出公司大门的那一刻我长长的呼出一口气,我知道梦想依旧在遥远的那边,但我又走上了追梦的路。
梦想,仿佛遥不可及却又紧紧握在每个人的手心,我们的梦想相遇在地铁的一截车厢里。时隔多日,我不知道他的梦想是否已经实现,但我知道他一定走在为梦想而战的路上,且歌且行。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