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法系列作品在虚拟三维空间中模拟汉字“生”的笔画,字形如树。随着时间的推移,树上呈现出不同的生命形式。 这件艺术作品正是去除了2011年《生命即生命力的展现》表层后创作的。 在电脑绘图中,利用高水平数字创造的线框模型变成了三维物象。这件数字作品正是运用了类似的原理。把这些电脑生成的图像表层去除之后,内部的网络结构便呈现出来。teamLab正是以三维的形式将这些图像呈现出来,同时保留了这件作品高度复杂且精细的结构。
《水粒子的世界》是由teamLab根据超主观空间理念在虚拟三维空间中打造的虚拟瀑布。超主观空间理念是指前现代亚洲绘画对空间的认知。 电脑生成的水流包含着成百上千的水粒子,倾泻在虚拟的岩石上。电脑通过计算粒子的运动,生成根据物理定律降落的虚拟瀑布,瀑布的线条是由其中0.1%的粒子的轨迹叠加而成,其弯曲程度则取决于水粒子的整体互动。 在前现代绘画中,海洋、河流和其他水体都是通过一系列线条来表达的。水体虽然是活的,却能通过线条传递出动态和生命的色彩。这种表达方式引发我们思考,先人为什么能从河流和海洋中感受到生命。《水粒子的世界》将先人的主观世界注入到今日的客观知识时代。 虽然知道这件艺术作品中的瀑布是对真实瀑布的模拟,我们依然能从簇簇线条中感受到生命。 这件作品不同于摄像机拍摄的瀑布。欣赏过程中,如果观赏者感觉自己和瀑布之间的障碍消失了,那么他们便已受作品吸引沉浸其中了。也许我们能够逐渐理解前现代人看待世界的方式,并努力向这种方式靠拢。 如果我们把自己视为自然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去观察自然,那么人与自然之间可能就不存在界限了。
人站在灯盏附近时,灯盏会明亮地照耀着,释放出能够形成共振的色彩;以这盏灯为起点,光线传播至距离最近的两盏灯。灯盏之间传递着同样的颜色,依次下去,不断传递。来自第一盏灯的光线总是共振形成一次亮光,亮光在附近的灯盏中传递,直到所有的灯盏都释放过一次亮光,再次回到第一盏灯。受人们动作的影响,灯盏的光线会一分为二,形成贯穿所有灯盏的一条线,最终在起点,即第一盏灯处汇合。如果光线来自房间另一端,说明其他人正站在那里。观赏者由此知道同一空间中他人的存在。 所有的灯盏虽然看似随意地分散在各处,实际上能连成一条连续的线条。第一盏灯,即人所处的位置,会与距离最近的两盏灯共振;与此同时,这两盏灯又会与邻近的其他灯盏形成共振;依次传递下去,形成反应链条,直到再次回到第一盏灯。 首先,灯盏要以“之”字形在平面空间的网格中有序排列。其次,要考虑房间的高度和宽度以及观赏者通行的通道,形成“界限条件”。再次,灯盏与距离最近的两盏灯连接形成的立体空间应该一笔完成,即起点与终点一致。经过数学计算,灯盏的排列必须满足以上条件。多次考量灯盏的各个方向和平均角度,打造出三维路径,最终确定灯盏的排列。 不管是静态还是动态,灯盏的排列都很美,展示了新时代下运用数字技术设计的空间能很好地适应空间中人的移动。 *灯影是用穆拉诺玻璃(威尼斯玻璃)做的。
球体滚动时,颜色和声音都会产生变化,发光的球体就能表演一场管弦乐。 位于头顶的球体和其他球体彼此联动,碰触一只球便会对周围的球体产生影响,整个空间的颜色就会发生改变。滚动眼前的球体,其颜色就会产生变化,还会发出声音。体验者可以在同一个空间里,用全身去接触大小不同的球体,让空间的颜色发生变化并创造出音乐。
水晶宇宙 / Crystal Universe
这件作品是通过累积光点所创造的雕塑作品;创作方式类似于点彩绘画,即用各种彩色的点绘制图像。在《水晶宇宙》中,光点是由数字控制的,会根据观赏者与作品的互动而变化,由此产生以光线构成的装置,形成一件表现宇宙的雕塑。 观赏者可以进入作品的三维灯光空间中,自由走动。观赏者的移动会影响光点,使装置产生变化。他们还可以通过智能手机选择《水晶宇宙》中的效果元素与作品互动。 虽然《水晶宇宙》是由观赏者所选择的元素创作而成的,但是他们的每个动作都会互相影响。观赏者在作品中的位置也会影响作品的生成。因此,这件作品会一直不断变化。
《天才跳房子》将○△□的符号投影在地面上。孩子们跳落在○△□ 形状的符号上时就会发出声音,并出现不同的颜色。连续跳落在同样形状或同样颜色的符号上会产生更加美妙的颜色和声音。孩子们可以用全身去体验,更厉害的孩子还能通过发现形状和颜色之间的关系瞬间改变整个空间。所以,这件作品有助于启发孩子的身心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