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启·辰情----记启辰班第一次活动

      2月24-27日,在李孔岳教授《宏观经济学理论与实践》课上,启辰班的同学们正在享受着知识的盛宴,一门宏观经济学不仅融合了当前政策,人民生活,更是贯通了中国上下5000年历史,涉及世界地理资源,还原了东西方文明,打开了物种本源,薄薄几十页的课件,短短4天的时间,缓缓展开,引人入胜,课程之后,眼前不再仅仅只是一串串不明所以的指标数字,而是一部部徐徐铺开的画卷。

      把书读薄,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带着系统的思维,在宽厚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大概是李教授的这门课给同学们带来的最深刻的思考。

      这是启辰班的第四次见面,疫情当下的启辰班,每一次来到厦门,都比别的班级多了些许艰辛,广州,深圳疫情轮番洗礼,每一次课都踮着脚尖小心翼翼,生怕踩着地雷。

      “这一年,我说过最多的话就是“好事多磨”。的确,因为疫情的原因,面临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干扰着既定的计划。不过,当我步入校园大门时,迎面吹过的风足以让我清爽自在;当我迈进教室时,看见熟悉的老师和同学,这足以让我心安神定。”2021级启辰班乔帝如是说。

      然而,1月份的那次课,还是由于疫情控制,刚庆幸正常上课的我们,却不得不取消了当天正在搭建的新年晚会,返回各自家中上网课。



      这是启辰班的第一次集体聚会, 2月25日,在上了两天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与实践》课后,启辰班的同学们相聚在厦门双子塔楼顶,举行了“礼启·辰情”为主题的礼物交换活动。

      正是这份相聚的“不容易”,这个简简单单的交换礼物活动,凝聚了积聚许久的浓浓启辰情,一切过往,皆为“来到这里,遇见你”之序章。

      你带着礼物,我带着故事,漫天繁星的夜空,灯光璀璨的海港,在双子塔楼顶,穿越时间,分享你我生活中的点滴。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曾几何时,每每念起这句话,对校园时光的向往总是偷偷爬上心头。

      工作越久,想重回校园的意愿就越强烈,如果重来一次,又将会有怎样的故事,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幸运的是,因为怀着同一个想法,做了同一个选择,我们有缘相聚在美丽的芙蓉湖边,一切合理和美好都按着愿望照进现实。

      此时此刻,我们,不再青涩,时常迷茫,我们,目标明确,一直前行。课堂上,教授们打开知识的蓄水池,犹如甘冽的泉水潺潺流出,而这知识于同学们而言,却如波涛汹涌的洪水,只恨脑容量不够,舍不得错过一字一句。

      每位同学仿佛都在与时间赛跑,每次上课的短短几天里,大家相聚,在知识的海洋中彼此陪伴,这份感情,弥足珍贵,它是内心的砝码,总能调节心中的平衡和方向。

      我们彼此是如此地相信,在背后支撑的你,一直与我并肩而行,仰望等太阳升起.....

      而这,大概就是我们惺惺相惜的启辰情。

      率先系起这份沉甸甸的启辰情的是,一枚由同学珍藏了许多年的“启辰”印章,有些事物如此巧合,有了“启辰”班之后,这枚印章也有了不一样的意义,正如李孔岳教授所阐述的:世界文明史本身就是相通的,有些事物,时间的纽带早就我们联系在了一起。

      时间的纽带之神奇,还让我们意外知道了他和她老公同是高中同学,他和她再续前缘,却成了启辰同学,缘分如此奇妙,并不因为世界太大而变得普通。

      缘分之奇妙还在于,随机的“潘多拉魔盒”里,互赠礼物的对象,却偏偏抽中了原本就认识多年的他和她,一份“不忘初心”的大红袍,既承载了“方得始终”的美好祝愿,还承载了“一如既往”的满满心意,毕竟,真正重要的不是岁月,而是岁月里的生活。

      一份份礼物,一个个故事,掀起的是岁月的波澜,打开的是同窗之情的璀璨,牵起的是你我的缘,愿这份启辰情,不惧未来,不负当下,不染尘埃,真挚而美好。

      最后,全场同学合唱了一首《这世界那么多人》。

      这世界那么多人,很幸运在凤凰树下遇见你们,这悠长命运的晨昏,将留下我们的旧模样,愿这份栀子花般的情谊,留在梦田里,永远不散场。

                                  作者:乔帝  李力佳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