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之心,人皆有之;“妒”病难治,谁能戒妒,谁能得一大解脱!
1.红楼梦的疗妒汤,揭示妒病之严重
《红楼梦》第八十回,王道士胡诌妒妇方,说道宝玉到天齐庙来烧香还愿,由一个这老王道士陪着。
这人专意在江湖上卖药,弄些海上方治人射利,这庙外现挂着招牌,丸散膏丹,色色俱备,亦长在宁荣两宅走动熟惯,都与他起了个浑号,唤他作“王一贴”,言他的膏药灵验,只一贴百病皆除之意。
宝玉道:“我不信一张膏药就治这些病。我且问你,倒有一种病可也贴的好么?”
王一贴道:“百病千灾,无不立效。若不见效,哥儿只管揪着胡子打我这老脸,拆我这庙何如?只说出病源来。”
宝玉笑道:“你猜,若你猜的着,便贴的好了。”王一贴听了,寻思一会,笑道:“这倒难猜,只怕膏药有些不灵了。”
宝玉道:“我问你,可有贴女人的妒病方子没有?”
王一贴听说,拍手笑道:“这可罢了。不但说没有方子,就是听也没有听见过。”
宝玉笑道:“这样还算不得什么。”王一贴又忙道:“贴妒的膏药倒没经过,倒有一种汤药或者可医,只是慢些儿,不能立竿见影的效验。”
宝玉道:“什么汤药,怎么吃法?”王一贴道:“这叫做‘疗妒汤’:用极好的秋梨一个,二钱冰糖,一钱陈皮,水三碗,梨熟为度,每日清早吃这么一个梨,吃来吃去就好了。”
宝玉道:“这也不值什么,只怕未必见效。”
王一贴道:“一剂不效吃十剂,今日不效明日再吃,今年不效吃到明年。横竖这三味药都是润肺开胃不伤人的,甜丝丝的,又止咳嗽,又好吃。吃过一百岁,人横竖是要死的,死了还妒什么!那时就见效了。”
虽然这个王道士是个江湖骗子,但是说的这一番话倒也颇有道理,人本来就是一个嫉妒心很重的人,也是因为嫉妒才产生了许多烦恼。
所以,王道士开出的疗妒汤,其实也是一种调侃的说法,人是很难摆脱嫉妒之心的,只能是吃点水梨糖水,润润肺,清清火,不要火气那么大,好好过日子,少因为嫉妒而大打出手,大动干戈,那就能多活几年,等到死了,也就没有嫉妒了!
这看似说的有点夸张,但仔细一想,又确实是如此,在现实中,有多少不是因为嫉妒而起的祸端啊?
最极端的就是后 宫斗争,这几年大火的宫斗剧《甄嬛传》因为嫉妒动不动就赐一丈红,各种设计陷害,连皇|家血|脉都敢毒害,真的已经变得毫无禁忌了,犹如猛兽啊!
2.人人有妒心,处处显妒病
乞丐不会羡慕路上开豪车的人,但他会嫉妒旁边比他多讨得一分钱的另一个乞丐!
你多发了1000块钱奖金,你很高兴地跟朋友分享,但你朋友跟你说他发了2000块,那你立马就会不开心,这就是嫉妒心在作怪。
其实,你多了1000块钱,这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可是你却因为嫉妒,变得比没有1000块钱之前更不开心了,所以物质不是决定你快不快乐的绝对因素,你的心才是!
佛法经里面有十缠,嫉妒排在第三,可见嫉妒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如果你能治好“妒”病,在修行中也是有大进步的人啊!
十缠:
一、无惭。一般人根本不知道惭愧; 二、无愧。愧是内心对自己所作所为感到难过,若无这种反省就是无愧。 三、嫉。喜欢吃醋,对他人的长处、学问、道德、成就等等,无时无刻不在嫉妒中。 四、悭。就是吝啬,不只是钱财的悭吝,还有对法的悭吝,不肯惠施于他人。 五、悔。我们随时都在后悔; 六、眠。就是睡觉。一睡觉,什么都不知道,这也是业障。 七、昏沉。昏沉就是脑子不清楚,迷迷糊糊,昏头昏脑,一天到晚颠倒。 八、掉举。掉举就是散乱,胡思乱想,东想西想,停不下来。 九、瞋忿。心里闷闷的,想发脾气,看到谁都不对,看谁都讨厌,整天都在怨天尤人,只有自己好,自己对。 十、覆。心里不光明,不坦荡,自己在阴暗中,把光明磊落之心盖住,所以叫覆。
嫉妒”,嫉是嫉,妒是妒。嫉妒二字都用女字旁,中国古人发现,嫉妒的情绪变化表现最明显的是女性,并不是说男人没有嫉妒心,男人同样嫉妒得厉害。
男性的嫉妒心似乎比女性好一点,其实一样,但有所不同,在名利场中,在同事升迁的时候,或经理、老板对某人好一点,无比地嫉妒,“格老子,他算什么?啐!”就这么一声啐!嫉妒,其他的可多啦!
凡是众生都有嫉妒心,不过女性表现最显著,嫉到了极点就生病;妒到了极点,人的心都死了,像块石头一样。
一个女性在街上走,对面来了另一个女性,或者穿着比她漂亮,或者长得比她漂亮,或者手上拿个东西不同,她会斜起眼睛看,然后“啐”一声,嫉妒。
街上走路的人比你漂亮,同你什么相干嘛!她也看不惯,要嫉妒一下。女性类似这种心理可多了,或某件事,或某一点,人家只要有一点好处,她非嫉妒不可。
其实自尊心也是嫉妒的一种,什么叫自尊心啊?嫉妒,讲好听点叫自尊心,那是给你遮羞,那是痱子粉。所谓自尊心就是增上慢、我慢,变个名字叫自尊心。
为什么要自尊啊?以自己为中心,自己吹自己,天大地大我大,月亮底下看自己,越看越伟大,那叫自尊心?那是我慢,因为我慢而变成嫉妒。
所以要想不嫉妒是很难的,下凡渡劫,有一个大关卡是要能戒妒。有所禁戒,才能有所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