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山是山,还是看山不是山?答案不在山,而在你。
山始终在那里,以亿万年为单位静默生长。它的奇峰、它的险崖,它的云雾缭绕与怪石嶙峋,从不因谁的目光而改变。
你看见什么,往往是你内心的投射。
有人只见奇峰罗列,那是他正站在人生的高处,壮志凌云;有人独对临渊而立,那是他行至险处,审慎前行。少年看山,满眼都是待登的高峰;中年看山,始知险峻处暗藏危机;暮年看山,或许只见“青山依旧在”的淡然。
角度一变,景象全新。
从山脚仰望,是压迫感;从山巅俯瞰,是征服感;绕到山后,可能发现一片无人知晓的幽谷。我们总困在自己习惯的位置,却忘了移动脚步,换个视角。
真正决定所见风景的,是你灵魂的深远。
内心逼仄,再壮阔的山河也显得狭小;心境开阔,即便面对一丘一壑,也能看见天地的缩影。山教会我们的,不是如何征服,而是如何观照——在静默中看清自己站在何处,心怀何想。
心的高度,决定了世界的宽度。 当你的内心走向深远,眼中的万物便都有了新的层次和光芒。
山不语,却回答了所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