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别人家的小孩樱子,一直听的都是“好羡慕你啊”、“我妈又让我跟你学习了”、“你们要年薪百万的吧”之类的话,让我不知不觉中产生了我很优秀的错觉。直到前几天,出论文盲审结果,我才发现抹去标签,我其实并没有自己想的那么优秀。
小时候,考试成绩一直都很靠前,父母每次家长会都满怀笑脸,在我的观念里,考试拿高分、考大学、毕业一直都是顺理成章、按部就班的事情。但是,就在我工作已签好、准备答辩的时候,生活给我响亮的一巴掌——论文盲审有一份出现了重大修改,按规需延毕三个月,而代价就是多交1万多的学费、少拿三万多的工资、1万多的房租以及10万的年终奖(我司规定10月后入职无资格参与),成本共计15万,还不计损失的机会成本。盲审被挂情况以往出现的很少,我也从未考虑过自己的论文会被盲审挂掉,因为在我的认知里自己有认真去完成事情至少不会比平均差。为此,萎靡了一周,一直在反思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生活要用如此大的代价告诉我。
今天从图书馆看到各种各样的同学,好像突然明白了。从进入学校那一刻,我们就被贴上了“高材生”的标签,让我错误的以为自己真的就是“高材生”,忽略了大家之间的实际差距,对自己产生了错误估计。双盲审规则,撕掉了我们所谓的“高材生”标签,老师看到的只是一篇没有任何标记的论文,这种情况下,专家们也只需根据他的偏好和认知来给出判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真的没有你想的那么优秀。参与盲审的都是各个领域的专家,对研究课题的认知和我们不在同一水平,对于每篇论文,老师都可以挑出各式各样的问题,而我们能做的是达到他们认为我们应该达到的水平,而不是我们认为的我们的平均水平,在这种抽盲检的规则下,你的最佳策略应该是尽200%努力争取做到自己力所能及最好,而不是烧香拜佛求不被抽到(明显没用)或每天转发杨超越保过(事实证明也没用)。
以前总觉得很多事情都是小事,现在终于明白了:生活中没有小事,每件事都会对你的人生轨迹产生影响,真的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也终于理解了90%*90%*90%*90%*90%=59%的哲理,没有什么事情是可以得过且过的,要么100分的标准去做,要么就不要开始。
教训有点贵,觉得除了刻在脑子里、记在心里外,也值得被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