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因为个人规划问题,我辞掉了某500强公司的校园招聘工作,最近秋招已经过去,想着接替我做校招的同事应该不忙了,于是发了条信息问问她最近情况,不出所料,她跟我吐槽了一大堆关于学生的事。
——已经说了好几遍的事还在那里问个不停
——不想给违约金一个劲儿软磨硬泡
——加微信说虽然错过了校招但特别想来希望公司能给个机会,电话打过去还没聊几句专业知识就开始问一个月给多少钱
我听她吐完了苦水,只能安慰她说:“没事,这种事会越来越多的。”
她变得更崩溃了。
我做校招的时候,这些问题也是让我头疼,但我今天不是来吐槽的,倒是想说说那些让我印象深刻的学生 。
1
第一个故事的主角是一个脸圆圆的实习女生,就叫她小圆吧。
每个来实习的学生需要带着自己从夏天到冬天所需要的衣服以及生活用品跨半个中国来到上海实习,虽然公司提供住宿,但是不得不说,是挺折腾的。
为了能让他们方便一些,我在他们来实习的时候向上级申请了一辆大巴车,把他们从火车站接到厂区,学生们都挺开心。
一转眼,实习结束了,那也安排一辆车送他们回去吧。不过他们来的时候从学校统一出发,一辆大巴车一次足够,但他们走的时候是各回各家,买票的时间也不一样,我没办法一个学生申请一辆车,挨个送他们到机场车站,就算我同意,公司经管也不能同意啊。
为了安排一辆可以满足大部分学生需求的车,我要统计每个学生回家的时间及车次。我打给小圆的时候,小圆是这么对我说的
“姐,你不用麻烦了!”
“没事,我自己能走”
“我晚走一天,住宿那边是不是不好办?我想想,我可以自己先到酒店住一晚上,第二天自己去车站就好啦~”
也许你觉得,这个姑娘是挺懂事的,但这不是正常人应该有的反应吗?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大部分学生认为有大巴车接送是应该的,公司规模那么大,送我们去趟车站又怎么了?有的学生在得知我安排的车是上午出发的时候,问我能不能在下午再派一辆,因为他的票是晚上,不想提前走,否则要在车站等很久。在得到我否定的答案之后,微信发给我一条消息
“其实你可以派,你就是不愿意帮我派”
没错,就算我能派,也不帮你派,哼!
不把别人对自己帮助看作理所当然,这是小圆让我印象深刻的点。
2
第二个故事的主角是个细心的男孩子,可能是性格太阳光了,皮肤有一点点黑,那我们就管他叫小黑。
小黑是拿到公司校招offer的男生,校招结束后,我把所有校招生拉到一个微信群里,有什么问题可以在群里问我,也能提前让大家认识下,促进感情。
在距离入职还有两个月的时候,群里找我的人尤其多
“姐姐,什么时候体检啊?”
“姐姐,公司地址在哪里啊?”
“姐姐,公司电话是什么啊?”
“姐姐,我们体检要检查哪些项目啊?”
……
那段时间我手上有几个很急的报告要整理,焦头烂额的我根本无暇顾及群里的问题,想着等下班后再来处理这些。但到晚上下班后,我打开群消息一看,小黑已经把每个问题都答过一遍了,而且每个答案都非常正确。
为什么其他学生这么多疑问,小黑不仅没有疑问,还都知道答案?其实问题的答案,都在offer上写的清清楚楚。小黑是为数不多用心看通知及offer的学生,更是唯一一个愿意出来为大家解答的学生。这样的学生,想必在以后的工作中效率也会很高吧。
细心和愿意分享,是小黑让我印象深刻的点。
3
最后的这个姑娘,也是校招的学生,和小黑是同一届的,由于这个姑娘不是我面试的,在群里也没怎么说过话,对她没什么印象,后来因为一件事,让我很期待见见她本人,入职时见到了,温文尔雅,很有气质。既然如此,就叫她小雅好了。
注意到小雅是因为入职体检的事,前面我说过,所有体检项目都写在offer的注意事项里,为了防止他们找不到offer,我又发了个文件到群里,让他们拿着这个去医院体检。
即便是这样,发来的体检报告还是有很多缺项的。比缺项更让我头疼的是,一部分体检报告发来指标不合格。指标超出一定范围会影响到入职,不能入职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公司来说,都是一种损失。
正在我为没检查全项目的学生操心、为体检没合格需要复检的学生担心的时候,我收到了她发来的报告及消息
“姐,这是我的体检报告,第一次检查的时候有两项指标偏高,医生说可能是我最近生病没休息好造成的,一周后去复查,指标降下来了一些,可能是感冒还没有好,仍然有些偏高。我做了相关病理检查,都表示没有问题,病理检查单如下。”
这个姑娘考虑事情很周全,不同于其他学生抱着侥幸心理拿着有些问题的体检报告给我,期待在医生那里不过关的体检表在我这里能够过关,小雅主动尝试去解决问题。
不逃避且积极主动的态度,是小雅让我印象深刻的点。
4
这三件都是很小的事,但就是这样一件件小事,就足以让人以小见大,印象深刻。
当上级布置任务时,有的人没有仔细听任务内容,不知如何开展时;有的人已经列好大纲开始行动了。
当汇报工作时,有的人把自己处理不了的烂摊子丢给上级,让上级来处理;而有的人把工作时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解决方案及执行结果,减轻上级负担。
有的人,在向他人求助之前从来不愿自己思考,问一些很宽泛的问题,哪怕百度都能查到的问题答案,都要寻求他人帮助;而有的人,在问问题之前向他人说明自己进曾做出什么尝试及结果,并给出选项,降低他人回复成本。
有趣的是,前一种人往往得不到帮助,看着另一些人一点点得到重用,没有反思自己,反而认为上级偏心,愿意教他却不带我,更没有工作激情了。
可是职场不是学校,没有人有那个时间与精力一直围着新人转,解答新人问题、关心新人生活。
哪有什么伯乐?所有的帮助,无非是靠自身价值争取来的。
(怀左写作训练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