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眼看着身边的同学、朋友,考研的考研,实习的实习,有的顺从父母安排进了国企或是事业单位,有的一往无前背负着一腔热血在大城市里打拼。
大学时期的专业非常冷门,以至于毕业后,从事本专业的同学寥寥无几。大四的时候,就业的压力扑面而来,即将离开校园的我第一次有了危机感。
想要做新媒体,苦于没有经验,专业又不对口。在拿毕业证的半年前,在家闲得抠脚的我试着开通了公众号,毕竟招聘软件上说的那些“码字”、“排版”、“数据分析”,统统都得自己摸一遍才能知道个大概。
“你的公众号名字起得不好”——是啊,不过是随便拈来的一句歌词,像极了都市人的无病呻吟。
“字体看起来好小”——是啊,原以为14号字体会很娟秀,没想到在手机上看起来密密麻麻像一排蚂蚁似的,没由来让人觉得厌烦。
“边距是不是太挤了?”——是啊,原来复制粘贴进编辑器,不手动调一调页边距,看起来一点也不美观。
“公众号的定位是什么?”——我...我不知道。情感类的公众号,想到什么便写什么吧。就算没有人看,也可以当做自己发泄的树洞啊。
这些问题都是我爸爸提出来的。
我是个不太爱麻烦别人的人,所以开通公众号之后从来没有发布在朋友圈宣传过。只不过偶尔给自己的文章点一个“在看”。我第一次给自己的文章点“在看”,就被爸爸发现了我的秘密基地。
所以当我看到我的粉丝增长了一个——没错,我的第一个粉丝是我的父亲——多少心里是有些局促的。
发布3篇原创之后,我开了打赏功能。从此以后,我的每一篇文章,雷打不动的会有一个网名叫做“南来雁”的男人给我打赏——事实上,也只有他一个。
不知道你们的父母是不是这样,一旦用一个网名,所有平台都会是同一个,而且万年不变。其实爸爸的网名之前叫做“南来孤雁”,从有微信开始,用了好多年。直到我妈妈去世,我发现他把名字改成了“南来雁”。
后来他告诉我,有人跟他讲说,会不会是名字里的“孤”字不好。从来不迷信的爸爸不知道为什么转了性子,听话的把“孤”字删掉,便一直用着“南来雁”。
我曾写过一篇情感类的文章,明里暗里讲述了“初恋”和“情书”。按下发送键的那一刻,我心中的犹犹豫豫的想着,要发吗?被爸爸看到会不会很尴尬?
不过后来我还是发了。
一觉醒来,发现爸爸把我那篇文笔稚嫩又矫揉造作的文章分享到了朋友圈,还配文到
“手上青春还剩多少。”
后来他跟我说,怕什么,爸爸也是有过青春的人。
毕业之后,找了一份新媒体编辑的工作做着,自己的号反而没时间去写了。不过,每当公司的公众号发布了新文章,只要作者一栏写着“蛮蛮”,我爸爸还是会一如既往的给我打赏。
每次不多,也就5块。
有一次临近下班,定时6点推送的文章发布了,不到10分钟就收到了一笔赞赏。领导还没来得及退出后台,夸我道:“蛮蛮,这么快就有人给你赞赏了。”
正在收拾电脑的我不用打开后台也知道,肯定是我爸爸。
爸爸,是我最大的老师。
爸爸,也是我最大的粉丝。
曾经他跟我开玩笑,我一个月要是能写30篇,就能多赚150块零花钱哟。其实我在意的哪里是那5块钱。我在意的,是每一笔推送后面那份热情又含蓄的感情。
我又捡起了我的公众号,但我永远不会把这篇文章发到上面去。
毕竟,不能让他太骄傲了呀。
初来乍到好生艰难,好在这一路有你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