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永不被复制的女人”
2014年《黄金时代》电影上映后,我从这部电影中「认识了她」
想起了(臧克家)的那句话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用在她身上,再合适不过!
她,萧红。
民国奇女子,中国近现代女作家,被誉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
壹
她很不幸,31岁便离开了人世,平凡下更是悲惨的人生。
先说说她的故事。
苦逼悲惨感情史。
萧红有过一个又一个「男人」,在那个封建年代,我先是被她的感情经历所震撼,她有表哥陆哲舜、未婚夫汪恩甲、萧军、端木蕻良、似有骆宾基这些个男人。
阿呵,你一定会说渣女……在那个一夫多妻制还没结束的年代……她居然……
其实,她是「孤独」的、「悲惨」的。
萧红的家境是非常好的。如果她和别人家女孩子一样,女子不去读书,可能她的一辈子都是安静而幸福的。
(萧红不仅家庭条件还行,家庭「思想」相对来说也非常不错,她父亲是革过命的人,又当过教师,所以,她的家庭比一般家庭来说思想开放、开化多了,小的时候别的女孩不让上学,她家里就很平等,她逛街、疯耍、玩乐器、去上学,这也使她从此更加有学识、先进分子、叛逆、果敢、创作、成为文人奠定了基础)
萧红上完小学后,父亲便一度阻止她上中学,她被关在墙院里很长很长的时间,上了中学的同学和她往来信件,渴望自由使她离家出走了。
她同她的「初恋」情人陆哲舜去了北平,她就读于北平大学女子师范学院女子中学。
这场似是上学又似私奔的旅行,成为呼兰县耸人听闻的「恶行」,后来迫于家庭压力下的陆哲舜「丢下」她,逃离了,萧红的家庭更是声名狼藉,萧红的父亲碍于名声暗里搬了家。
自此,萧红被第一个男人「抛弃」后,过上「独自」流浪生涯,直到去世再也没见过父亲。
在那个年代,一中学辍学弱女子独自流浪是很难生存的,她已没有家和任何亲人。
她的个性如此「倔强」,他的父亲再有思想也抗不过封建压力下的「蛛网」,她不被接纳,况且家人已悄然搬走。
萧红去了哈尔滨找到了未婚夫汪恩甲,他们同居于一个旅馆里,欠了一大笔租金,萧红的「肚子」大了起来,但汪恩甲得知萧红怀孕后,他忧愁了,汪恩甲抚摸着萧红的大肚子,萧红睡去后,汪恩甲在「黑夜」下悄悄离开了,再也没有音讯。
萧红被这个大旅馆的老板关进一间破败不堪的「小黑屋」,如果不还钱,可能有无身孕都将被卖到妓院里。
她吃的喝的穿的已不能用凄惨形容了,也不想描绘凄惨了,因为她的一生都是流浪凄惨的,一生都是过着吃了这顿没下顿的生活,饥寒交迫如家常便饭。
贰
挺着大肚子的她,遇见了又一个男人。
幸亏萧红也非普通人,被困旅馆的她常常给哈尔滨《国际协报》投稿,发求救信,就这样,她遇见了又一个男人——萧军,报社的一员,笔名三郎。
有人说,萧军看到「小黑屋」桌子上破旧的纸上写着的的诗,和画着的画时,被此吸引,爱上了挺着大肚子、邋遢、憔悴的萧红。
或许,相爱是思想的碰撞,文人惺惺相惜。
有人说,萧军生性粗犷,是他强暴了挺着大肚子的萧红,后来在一起。
事情并没有结束,旅馆所欠债务是笔巨资,萧军也还不起,但是上天给了萧红逃生的机会,哈尔滨突发大洪水,萧红趁乱逃出旅馆,逃出后的萧红生下孩子就把孩子送了人。
或许是她明白,一个人活着都难,还要带一个人。
萧红和萧军在一起了,他们贫穷的床上的褥子都买不起,但他们都很开心,他们各自创作,也合著作品,共著《跋涉》曾引起东北很大轰动。
封建的思想已让萧红深受其害独自「流浪」,而又恰逢乱世,萧红萧军被当“赤色分子”,特务到处都是,他们逃离了哈尔滨。
后来他们到了上海,结识了鲁迅,鲁迅夫妇非常喜欢他们,而且尤爱萧红,对她的作家能力给予极高的评价和赞赏,萧红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生死场》,一举成名。
萧红常常到鲁迅家里来,一是因为喜欢这里,二是因为她和萧军的感情出现矛盾,她就静静坐在鲁迅家的院子里。
“她单纯、淳厚、倔强、有才能,我爱她。但她不是妻子,尤其不是我的!”
在临汾车站,萧军对聂绀驽「剖白」自己的心迹。
9萧红不适合做妻子,但是有思想的她怎能放下笔杆相夫教子,不去创作,没有才能她将失去魅力。男人可以工作创作,女人也可以啊,萧军的脑中或许有男女不平等的封建残余。
后来萧红萧军矛盾加重,萧红她只身一人远渡日本,为了静心,缓解和萧军的矛盾,半年后回来的她,恰逢乱世还不够,又逢抗日大战,萧红和萧军撤往武汉。
在武汉,端木蕻良搬来与他们同住,萧红和萧军的感情依然很严峻,萧红在日本的时候,萧军在青岛外遇出轨,萧军就是不断出轨的一生。(后话:老年萧军和妻子王德芬结婚厮守一生,又爆出一私生女)
那时的 武汉也要打仗,后来他们这些作家被邀前往西安,萧军不愿同萧红前去,说热血男儿要固守抗战,于是就此分手。萧红怀着萧军的孩子同端木蕻良一同前往西安。
叁
后来萧红就和端木蕻良在一起了。
萧红又一次怀着前任的孩子、挺着大「肚子」,开始一段新的感情。
她是苦命的,挺着大肚子的她又被自己的男人抛弃,战乱、动荡,她需要有人「照顾」。
端木蕻良性格温柔,她和端木蕻良结婚了。婚后萧红生下一子,萧红称孩子抽风而死,至死,她并无小孩和「后代」。
1941年萧红在香港玛丽医院检查发现患有肺结核,
在她生命最后的一段时间,由于战乱和金钱的折磨,端木蕻良也曾多次「离开」,骆宾基陪在萧红身边有一段时间。
可气,可气的一切,临了陪在她身边照顾她的没能是自己的丈夫。
1942年,那一年,她31岁。
萧红住的玛丽医院被「日军」接管,萧红被送进红十字会的一个「临时」医院。病逝。
肆
萧红的生命太过短暂,但她的经历甚多,光城市就辗转好多个,不一一列举了,也东渡日本过。
文学创作时间也很短,作品更是经典,几部代表作就足以留名二十世纪华语文学史,她不是被过誉,而是被低估。
我看了她的《萧红散文集》、《呼兰河传》、《生死场》、《萧红》均有所触,惊叹其文学「独特」,不拘一格,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她的作品那么平凡,平凡下尽是人生百味、人间疾苦。
她半生苦命多舛,半生都在与命运抗争,而生命又太过短暂。
萧红是多么的不甘,正如临死前她在纸上写下的:“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下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可以读读她的作品,会被惊艳到,从《萧红散文集》!
山上的太阳很「灿烂」。
伍
我看到知乎上有帖子评价萧红,说萧红是一个小孩子气的人,不通人情世故的人,是个作的女人。她干事情都得有人带着,有着一个又一个男人。
我想说的是:What? 建议你看看关于她的书,看看那些作家眼里的萧红,萧红朋友眼中的萧红。
「时代」伤害了萧红,「命运」也伤害了萧红,萧红跟随的「男人」也伤害了萧红,似乎这些又造就了萧红。
有人说萧红选择了一个男人又一个男人,暂且不说她被一个个男人抛弃,是她遇人不淑,不是她离不开男人,她要饭也不会饿死吧,是因为她真的真的想要一个亲人,她是「孤独」的。
了解过那个年代你就知道,男人可以强bao,可以偷qing,可以多娶qi,传出去男人不受什么损失,而女人就是人们口中的「谣言」。
就如萧红,她和陆哲舜一起离家出走去上学,陆哲舜没钱可以「回头」,离开萧红回家,她不可以,她会被唾沫「腥味」谩骂,名声、家庭、恶言损毁她一辈子,整个县城都在传诵她的「故事」。
你没有男人没有女人还有你的父母亲戚你的家乡乡里乡亲吧,而她呢?她一个人,她只是一个人,她已经回不去家了,回家就注定要接受封建的一切,况且家人已搬走。
19岁离家出走去北平上学的她,就与家乡和亲人彻底了断了,因为她的私奔,父亲从族谱中给她除了名,暗里搬了家,呼兰县都在传诵她的耸人事件。
她仅仅是一个弱女子,在那封建、动乱、重男轻女下的一个女人,是那个时代伤害了她,她一直追求「自由」,却只剩孤身「一人」。
她生前曾说到:“我一生最大的痛苦与不幸,都是因为我是一个女人”。
就像我最开始说的一句话,要怪就怪她自己,谁让她读书有了思想、圈子比较先进。
她思想超前,为那个时代所不容,但她敢于背叛时代、反抗它,甚至是成为亲人眼中的异类,她只是一个弱女子,拿笔杆的女子。
陆
是「命运」伤害了萧红,她就是薄命。
她出生就遇「辛亥革命」,短暂一生(31年)经历「清朝灭亡」、时逢「民国骚乱」、「国共之战」、「抗日战争」、死时还在发生「太平洋大战」。
流浪之路,所遇男人。初恋背叛、未婚夫是渣男、萧军多情、端木优柔寡断。
是男人们伤害了萧红,就说萧军,萧红去日本曾一直给他寄信,现在书上记录的似有43封信。
读过一封封信件就可明白那是对他真正的思念,可是萧尽不到一个男人的责任,尽不到算了,还出轨,出轨算了,据说让人家怀孕了。
他曾坦言,打过萧红。我是一个男人,可平生最看不起一种男人,家暴的男人。萧红跟萧军的6年,短短的甜蜜,长长久久的痛苦。
萧红,是一个苦命的女人。
为她的才华所屈服,被她的经历所哀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