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费用率
很多企业老板看企业的人力成本高或低,通常都会看看今年请了多少人,发了多少工资与奖金,以此来作为判断。
但根据多年的管理咨询经验告诉我,这其实并不全面,仅看金额不能帮助企业深入性、系统性的解决问题。
衡量人力成本高低最重要的指标是什么?
不仅仅看应发工资额,更关键是看工资费用率。
而工资费用率有个特征:是和公司的产值、销售额动态联动起来的。所以老板如果仅盯着工资额看,有可能会产生决策上的误判。
下面我将以3层逻辑,为你讲解一下工资费用率不同等级的作用与价值。
一、公司级工资费用率
公司级的工资费用率,主要反映整个公司的人力成本状况。
公司级工资费用率的变化对于公司整体经营状况的评估至关重要。在企业经营发展中,需要配置多少人,投入多少资源,起到决策性的判断依据。
举例来说,某电子制造企业在一段时间内的工资费用率持续上升,表明其人力成本在不断增加。这可能是由于员工薪酬的提升,或者员工数量的增加。
通过公司级工资费用率,企业可以及时预警人力成本的变动趋势,有针对性地调整管理策略:优化组织结构、提高员工效率、加强内部培训等,从而有效地控制了人力成本的过快增长。
以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部门级工资费用率
部门级的工资费用率,反映了部门的人力与费用的配置情况。
以某家零售企业为例,某一部门的工资费用率持续上升,意味着该部门要么增加了员工的薪酬水平,要么增加了人手数量。
部门负责人还可以通过对部门级工资费用率的监控,了解是否存在人员臃肿或者人员配置不合理的情况。
然后再结合部门管理者的绩效考核等手段,对员工进行优胜劣汰,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力成本,以实现更加经济高效地运营。
三、岗位级工资费用率
岗位级的工资费用率,体现了岗位人群的工资占比。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通过历史比对和流失率分析,可以深入了解这些岗位人群的稳定性和激励性。
以互联网公司为例,通过对岗位级工资费用率的分析,可以了解到核心岗位人员的工资占比情况。如果发现某些岗位的工资费用率明显偏高,而这些岗位的员工流失率也较大,那么企业可以推断出这些岗位的激励机制可能存在问题。
岗位级工资费用率的分析也可以用于测算和评估激励力度的合理性,从而再做薪酬方案设计的时候,启动最终的可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