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三句重要的对话
1、“爸爸、妈妈,爱你”,这份无条件的爱带来的是孩子内心的安全感,安全感 又是自信心的基石。
2、“你是受欢迎的”。这句话让孩子感觉到自已在家庭和人群中的重要、种下了负责任的种子。
3、 “你是独一无二的,”这句话让孩子从小学会爱自已,不去比较和妒忌,为付 出的心态种下种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作用就是种下自信、负责任、付出三项健康人格的孩子,在孩子的内心植入足够的爱的能量,奠定未来健康成长的基础,赢得未来的最大保障是健全的人格和强大的心灵。
这是一位中国优秀心理学家、著名心理治疗师、中国心学现代化教育体系创立者导师的文章摘录,我觉得特别有指导意义。
以前跟女儿交流时,也喜欢说“宝贝,我爱你,我喜欢你。”那时侯并没有学习心理学,更多是一种停留在口头上的随性、有趣与喜爱这样的表达模式。但真正了解心理学后,会发现这一切的背后是有理论支撑的。东方的文化被西方文化的架构、逻辑、结论化装扮似的呈现后,对于人类探究底层的奥秘反而少了一份好奇,会极大影响我们行动的效果。
去年,女儿有一次考试后压力很大,微信向我诉苦,我的心很痛,一直在想怎么安抚她,写了这么一段话:
我这段话也没什么大问题吧,请再仔细看,有没有发现这段话隐隐的透露着我的期待,而这份期待的背后是要求与欲望。这时候,孩子的感受有可能是:原来我考好了成绩,你们才喜欢我。孩子原始的需求是:不管我成绩好坏,父母都一样爱我。每个人生来渴望爱的滋养的这份需求是没有错的。
有期待并没有错,因为起心动念的爱,而付出爱,孩子得到了爱,会达成他自已人生的期待,和他自已喜欢的样子。
如果逻辑反过来,因为我有期待和要求了,我再付出爱,事情的本质就不一样了。
所以爱的滋养特别的伟大。
因为你是男孩,是我的骄傲,所以我更喜欢你。这是中国社会普遍的传统文化理念。
因为你学习成绩好,所以我喜欢你。这是中国父母普通的教育理念与期待。
对于一个生命的热爱:不论是你男是女,相貌如何,聪明与否,性情外放还是内敛,行动速度是快还是慢,你都是爸爸妈妈心中最爱的宝贝。父母对孩子的爱一定是无条件的,当真正无条件时,才做到了接纳,孩子才有可能建立强大的安全感和培养出高价值感.
在我看来,一个孩子的出生一定不是单纯荷尔蒙分泌的产物,是我们满怀欣喜,全然接纳这个小生物的到来,他(她)才会朝着生命旺盛的轨迹行走、绽放。那时侯,你原本的焦虑会到一个你有管理的阶段或者荡然无存。
再来谈谈另一个例子。
有一个来访者非常勤奋,事业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他一直不确定妈妈是否爱他。每当他得到旁人很多的认同时,他内心总有个声音冒出来问他:我行吗?我真的可以吗?我真的有这么好吗?他们是真的喜欢我吗?
他的妈妈会谈起小时侯父亲在外地工作,因为他体弱多病,妈妈一人艰难的带他就医的情形,每一次说完,妈妈还特认真的补充一句说:看,还不是没有让你们病死。或者还不是没有把你们饿死。他虽然知道母亲带他们看病的不易,但母亲的表达总让他有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不舒服的感觉,仿佛就是施舍感,而偏偏施舍感的背后是不平等,而不是爱。这时侯,低价值感就出现了。低价值感并非一朝一夕就建立的,是我们成长的道路上遭遇重复的、严重的缺爱而铸成的。也许我们看起来都是些无心的、随性的话语,对于一个孩子而言,却是敏感、委屈、害怕、恐惧、焦虑的包围,并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看起来理所当然的无心,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少了对自我的探索与觉察。
但是不论经历过什么,都不要成为我们不进步、不成长、不努力的借口与理由,因为这是我们自己的人生。再大的伤口要懂得清理,找到方法,并且尽快行动。
很喜欢这段对于原生家庭的诠释,送给大家。
深圳卡牌大师课集锦---
[爱心][爱心][爱心]无论我们经历了多少,与父母发生过多少冲突,内心有多少伤痛,我们都可以试着放下恨、抱怨,指责、与父母和解。疏通血液中的堵塞,才能够更好的生活。
[爱心][爱心][爱心]和父母和解之路,首先是需要接纳和面对的,毕竟我们的父母并非心理学家,他们也并不完美,但是我们可以用已经长大的、成熟的自己来重新看待和父母的关系。
[拥抱][拥抱][拥抱]如果父母已经离去的,我们可以去给他们写封信,表达我们对他的思念。
表达是情感的抒发,每个人都需要。
愿我们都能早日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