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虢洛西
导语:评判一个人,不能只论及他的一面。只有全面地了解他,才能做出准确的评价。
《水浒》中陷害宋江等梁山好汉的童贯给人留下了一种阴险狡诈的奸臣形象,但你知道真实历史中的童贯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历史真实的一面,来看看真实的童贯曾经的那些为人不知的辉煌故事。
首先不得不说的是,童贯此人可谓是老天在太监集团中“独具匠心”的设计。作为一个身经净身仪式的人,他比其他太监唯一不同的几点是:身材魁梧,酷似军人体格;肌肉结实,运动细胞估计不少;最为特别的是,他在脸上居然长有几撮胡子,尽管不多,但已经完全给人一种正常人的遐想。
老天的独特设计自然不会只在外表上停留。作为一个北宋时期的太监,他享有着很多其它时代的太监所不能碰见的机遇。北宋对武将的排挤以及皇帝大多数时候对太监任监军的安排,使得北宋成为了另一个太监施展“拳脚”的理想之地。而太监出头的机会在哪里?自然是那些出任监军、而借此在军事上直接或间接建立军功的人。
自然,童贯也是通过这样一条路走到了后来足以在《水浒》中算计梁山好汉的政治位置。然而,《水浒》毕竟不可全信。小说中他对梁山好汉做的坏事也不可说明他就只是那样的小人。但是,童贯从做起监军开始,到底是怎样一路走到帝国的领头位置呢?他又在这之中做了什么,让人感觉他曾经的故事也是有那么辉煌的一页呢?
我们暂且抛开他是如何胜任监军一事不说。原来,公元1104,童贯在得到皇帝赵佶的信任后,受命担当了对准备收复被西夏占领的“河湟四州”的西北军的监军。这件事可谓是童贯自从受赵佶胜任之后的又一个人生转折点。
北宋一直没有停止过对故土的收复,自然这次收复行动也是士气高昂的。但是不巧,军队刚刚准备誓师,童贯就接到赵佶因皇宫起火的不吉利征兆而传来的“停战”手诏。但童贯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告诉西北军将士:“圣上传来圣谕,在京都摆好庆功宴,等着我们凯旋而归!”由此,誓师之后的西北军在皇帝“天威”的鼓励下更加勇猛作战,河湟四州不久便重归了北宋的版图。
战后的庆功宴上,童贯当着众将的面讲出了皇帝手诏的原委。众将听完大惊失色:“如果这仗打不下来,我们该怎么办呢?”童贯回答说:“此事的真相只有我知道。若打不下,掉的是我一人的脑袋。可若因此而停战让西夏军趁虚而入,导致全军战败,那掉的可是众位与我的脑袋啊!”
听完童贯的一席话,西北军将士无不被童贯以及他长远的眼光折服。从此以后,西北军军心朝向了这位长有胡子的魁梧太监,西北也由此成了童贯一路在朝廷中攀升的政治资本。
河湟战役大捷,童贯收获了西北军心,也收获了赵佶更大的赏识。赵佶因此让他担任景福殿使和襄州观察使,这让童贯完全超越了在他之前北宋帝国所有太监前辈的政绩。
接下来几年,童贯率领西北军一路连连挫败西夏军队,把西夏人打得头也伸不得、气也喘不得,活像那地摊游戏中永远只能被挨打的土拨鼠。西夏的溃败成就了一代大太监童贯,童贯由此确立了自己“西北王”的地位。
而后,军事的成果造就了童贯在北宋末年中高大的政治地位。他对北宋西北边境的努力为帝国在末年的动荡岁月中赢得了一块较为安宁的乐土。尽管地位的崇高使得童贯这位“西北王”也摆脱不了因弄权而成为“奸臣”的命运,但曾经他在西北所取得的成就,无论如何都可以说是辉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