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新鲜感的词句

部编教材已在整个小学语文阶段全面铺开使用,但是却对部编教材的编排体系和编排特点略有了解,但不够深入。

      如“双线组元”这个概念,即二、三年级语文是我刚教过的,初次接触这个新鲜词,对它的理解也仅仅停留在官方的解解:宽泛的人文主题,螺旋上升的语文要素,没有太多的感触,产生不了共鸣,感觉离我太远。

    直至再次拿到三年级的教材,“双线组元”变得清晰可触:每个单元第一篇课文的前面有一个类似于“单元导读”的设计,诗一般的语言告诉我们这个单元的人文主题;简练的语言,旗帜鲜明地提示我们语文训练要素。

    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是: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这是一种很“新鲜”的说法,引人思考。

      什么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如何落实这项语文要素?这是每一位教师在上课前必须思考的问题。

    “新鲜”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随着人们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而发生变化。我们首先要站在儿童的角度思考,再用成人的视角审视。

      以第一单元的教学为例,首先让孩子们说说自己所理解的“新鲜感的词句”。

  有的孩子说是写得很有趣的句子;

    有的孩子说是写得很优美的句子;

    有的孩子是说是想象力丰富的句子;

    有的孩子说是很陌生,不理解的句子……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能说到这些层面已经非常了不起了,作为教师层面,我们还要补白孩子们所不了解的,即,“新鲜感的词句”还可以是我们要学习的新的表达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

新鲜感的词语:私塾、照例、霎时、厉声、荒野,这些词是孩子们主动提出来交流的。

新鲜感的句子一: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一个孩子这样说道:这句话写得很有趣,把东风当作人来写,它有脚可以走路,还能用嘴吹口笛呢!

另一个孩子说:它把打雷说成了“当雷云在天上轰响”,我感觉很新鲜。

新鲜感的句子二: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一个孩子说:这句话想象力很丰富,把花开的颜色想象成它穿的衣服。

另一个孩子说:这些花太兴奋了,都着急得冲出来看看这个世界。

新鲜感的句子三: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墙角的。

孩子们说:花儿和我们一样,也有调皮的时候。调皮也站墙角,太有意思了!

【教师引导学习】

《大青树下的小学》第一自然段有好几组排比句,在引导孩子们关注的同时,指导孩子们说话训练。

《大青树下的小学》第三自然段主要写孩子们上课和下课的情景。但是,这个自然段用大量的笔墨写了窗外的景物,是否可以删除?去掉这段景物描写,对比读,引发孩子们的思考。

读着读着,孩子们发现:

树枝不摇了,是被孩子们好听的读书声吸引了。

鸟儿不叫了,也是被孩子们好听的读书声吸引了。

蝴蝶停在花朵上,还是被孩子们好听的读书声吸引了。

跑来的两只猴子,依然是被孩子们好听的读书声吸引了。

原来,这些景物描写还有这样的作用:衬托同学们上课认真,读课文好听啊!

我们还要引导孩子们从不同角度去赏读:

基于想象力的:这段景物描写能看出树枝、鸟儿、蝴蝶、猴子也是爱学习,正在窗外蹭课呢!

基于表达的:把树枝、鸟儿、蝴蝶、猴子当作人来写,生动有趣。

交流有新鲜感的词句,至少让孩子在这两方面受益:一是不懂就问的主动学习态度;二是句子的赏析能力。

赏读新鲜感的词句,这是在阅读中渗透、输入,终极目标是引导孩子们在写作中输出。

基于教材内容的写话输出:

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清风一吹,他们( )。

蝴蝶一来,他们( )。

花的学校 ( )的学校 ( )的学校

来自学习生活的有感而发:

初学钢笔字的孩子们,会碰撞怎样的思维火花呢?

从孩子们当堂完成的片段中摘录几句新鲜感的词句:

顺利过关时,心情很兴奋,但是还是被撕了一次,那时,我小小的少女心仿佛被撕碎了一地。

每次,当我把作业交给老师的时候,心里很紧张,心都快跳到嗓子眼了,生怕被老师撕了作业。

每次顺利过关的时候,心中很开心,比吃了奶糖还甜。

每次交作业时,都要面临撕作业的风险,写作业的时候都要小心翼翼,一笔一画。交给老师检查时,我的心怦怦地跳个不停,等作业全对的时候,心里的大石头才落了地。

不能开天窗,如果开了天窗就会被老师撕了,我们的眼泪在眼框里打滚,但老师没有心软。

学的作业被撕,我很庆幸,重写的不是我。但又有点担心,害怕我的作业也会被老师给撕掉。

当我顺利过关时,我的心里头就有一块大石头立马落了下来。

交给老师检查时,我的心火辣辣的,生怕被撕。撕同学的作业,我有点感觉是杀鸡给猴看。当我看到自己的作业得了满分的时候我感觉危机被化解了。这就是我,一名悲惨又快乐的三年级小学生。

我看老师撕同学作业时,心里就会非常紧张。因为我看见这一幕,就会想到我破了洞的下场。

如果开了天窗,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老师把作业撕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