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有读者留言说中国足球退步不止一点点,我回复他会详细地谈谈中国青少年足球在这近二十年里的发展状况,同时会根据我身边所了解到的情况跟大家深入交流一下,中国足球真的是退步了不止一点点吗?
如果之前没看过上篇文章的朋友,可以翻看一下。
在前几年我们一直会在不同新闻媒体上听到“足球要从娃娃抓起”这样的口号,为了深化贯彻《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精神,各个地方有关部门都有大力推广娃娃足球活动,以用来不断扩大青少年足球人口。
足球人口这个近几年被反复提到的话题,感觉好像每次都听到一样的说辞,但一直没有得到一个满意的回答。那么足球人口这个问题到底有没有改善呢?
我先跟大家详细地谈一下,中国青少年足球整个运作的过程,也算是作者本人切身经历的足球生涯。大部分少年足球运动员都是在幼儿园大班的时候开始接触足球,会经历2~3个月的简单训练。训练包括了球感、体能、协调性等等,训练每天都要进行,时长在两个小时左右。
家长愿意带孩子来参加训练,他们各有各的打算,有的是为了解决异地读书问题,有的是为了小孩能读上好的学校,还有的是只是为了让小孩学点什么,那些一开始就想走上职业足球的家长可谓凤毛麟角,少之又少。
为什么要提到家长的想法呢?这对后面的发展进程至关重要,我们接着往下聊。
试训一般都会有将近二三十个小孩,通关试训的要求不算太严苛,坚持下来的基本都能通过,所以在进入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一个队伍差不多能有二十个人左右。但也就是在开学一两个月以后,队伍人数会进行一次削减,有些家长已经达到自己的目的了——解决了孩子上学的问题。
而后家长会以各种理由拒绝再让小孩进行训练,当小学一年级上半学期还没结束,我们当时的队伍就只剩15个人了。小学阶段的训练日程安排其实很固定,正常学生会在4.45分放学,而足球队的会提前半小时去操场开始进行每日训练,训练时长会根据时节而定,但至少都会在两个半小时以上,一周六天,风雨无阻。有时雨下太大怎么办,那就跑楼梯,拉体能。枯燥无味,但我们却乐此不疲。
中国青少年足球和国外足球还有个非常大的区别,那就是赛制问题。中国足球从小开始接触的比赛是五人制,这个和国外别无二致,但奇怪的就是三年级以后的赛制,三年级到五年级,中国绝大部分足球比赛是七人制而并非十一人制。
不同赛制的比赛对于足球运动员的影响可不是一星半点。举个例子:巴西室内足球皇帝法尔考,他在五人制赛场风生水起,后面转战十一人制,踢了两场直接被退货,虽说有些玩票性质,但他的表现其实大家也心知肚明。造成中国足球特有赛制的原因有很多也很复杂。
在这里,我简单说明两个最重要的原因:
其一就是场地原因,中国的校园足球配备的球场远远落后于国外,我们的球场只能容纳我们踢小场足球。
拿我自己举例,一个足球特色小学,每个年级都有足球队,我们每个年级的足球队只被分配了四分之一的球场,而其中有一天还要轮换到只能在中圈里面训练。就拿日韩青少年足球来说,他们从小就有了完整的赛制体系,一开始就是往十一人制的赛事方向有针对性的训练。
这方面的劣势也已经体现在有些国际性的友谊赛上了,经常关注少年足球赛事或者有自己小孩参加这类赛事的朋友应该有明显的体会,当我们在和国外队伍进行五人制或七八人制的比赛时,国内队伍都有着不俗的表现,各类媒体也大肆报道,总让我们对着这些足球少年充满期待。但在十一人制的赛事上,我们的表现就那么不尽如人意,这种情况到十六七岁的时候越发明显,差距也越来越大。
或许这里会有人会说十一人制比赛,场地太大,小孩子根本跑不动。但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
场地的大小都是相对应可以调整的,足球训练不仅仅只有体能和技术的训练,对于球员在场上的临场反应和球商的培养也是重中之重,球员越早的能对足球有自己的理解和判断对于他日后成长是充满积极意义的。
这就好比有些孩子踢球,你能强烈地感受到他身上散发出来的的积极性,他是快乐的!而有些孩子踢球,你就会感觉到他很痛苦,他觉得是折磨,每次踢球就像上刑场一样,这就是对足球理解的一种表现。
从另一方面来说,踢过球的朋友应该都深有体会,如果你不是踢养生足球,稍微有点对抗性,小场比赛的强度要远远大于大场,全攻全守,半点喘息机会都没有。退一万步说,国外的孩子就比我们的孩子强吗?不要低估孩子的潜力,他们比我们想象中的更坚强!
而另一个原因就和我们国情有点挂钩了,这是一个普遍存在于我们社会的现象,在体育圈尤为明显——改年龄。
其他运动项目我不了解,我们不过多讨论,我就根据我真实遇到的跟大家分享一下:中国足球在十年前,面向青少年的市级比赛是屈指可数的,所以一旦有比赛,各个学校都会积极参加,想尽办法取得好成绩,毕竟校领导也是要政绩的。虽说是市级比赛,但问题也特别多,首先就是一个很神奇的情况,比赛有参赛年龄限制这无可厚非,但就是这一点会让一批小球员没办法参加,原因是什么呢?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中小学的市级比赛,每个学校一定是派出年级最大的去参赛,小学就是五年级,初中就是初三。相对于初中的比赛差别并没有特别明显,大家都慢慢进入发育期,队伍中总有几个体格特别强壮的。
但对于小学就不一样了,队伍里有一个早发育的球员,真的就是天差地别,撞不过跑不过。那随之而来的就是改年龄,让一些毕业的学生来参加比赛,这种比赛一般都是在暑假承办,时间是充裕的。教练与教练之间大都互相认识,校领导就更不说了,所以对于这种情况,大家也都是默契值拉满,主办方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许这就是所谓的人情世故吧,即使这人情世故我们都知道是不对的。
小学比赛会有针对U9年龄段的五人制比赛,也就是三年级的比赛,那么这两个赛制无疑是把四年级的足球运动员给挡在了外面,而且我之前也提到市级比赛屈指可数,你并不能确定每一届学生都能参加,那么这情况显然是不合理的,对他们是非常不公平的,每个运动员都是希望通过比赛来证明自己的,就这种情况也有教练和校领导向有关部门反应,得到的回答也是令人无奈的。
如果多承办一个四年级的比赛,参赛人数不够……并不是每个足球传统特色学校都是满足生源的,有些学校只能筹齐一个球队比赛,无言以对。这就是足球人口!
那么肯定有人会说了,你说的都是学校,不是某大某花那种专业足球学校。在回答这问题前,我想先问各位几个问题,如果是你的孩子,你会在小学甚至幼儿园的年龄阶段直接送他进这种体校吗?我想百分之九十以上,回答是否定的,更多的是寻求平衡,学习和足球两不耽搁,看后续的发展再作决定。直接进足球学校的有没有?有!但绝大多数家庭都不是小康家庭能衡量的了。
又有人要跳出来说,现在小孩子踢得好都是可以免训练费的,那我可以很明确地告诉你,训练费是你在足球学校里最低的开支,这钱真的可有可无。你要问我具体开支是如何,这只能你自己慢慢品尝了。
我可以告诉你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事例,一个比我大一届的学生去了某足球学校,踢得还行不算出彩,家庭情况也过得去,就这么个情况,教练也劝了,给他引荐了一个不错的足球初中,和市重点中学有足球合作的,类似于保送,但还是坚持自己的选择。三个月以后,从某足球学校退出,家长寻求教练校领导帮助,想再去那所初中,可显然是不可能的。每个学校都是有名额的,自己的选择自己承担。
有些人会质疑教练会那么好心劝你,不收你红包就蛮好的了,你说的情况有没有,那肯定是有的,但极少部分,更多的是真的为了孩子好的。再不济真的收了你钱,他也不会把你往那火坑里推的,那得多大的仇啊。更多的去那些足球体校的都是家长一意孤行,耽误了孩子的前程。
大家对于小学阶段的足球训练体系有了一定了解后,肯定会想知道初中阶段是什么样的?很遗憾地告诉大家,绝大部分足球少年,在小学毕业的时候就给足球生涯划上句号了。究其原因,也很简单,中国现在目前并没有很多足球特色初中。就算有,文化课教育水平也不是很强。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对中国足球有一定认识以后,他们会选择通过足球为特长进入一所区重点甚至市重点学校,把足球和学习的天平完全倾斜于学习,这是绝大部分家长的选择。
为什么中国青少年足球人口在小学看似还行,越往后越少,直接呈断崖式下跌的根本原因,这也是中国足球人口一直上不去的原因!
至于高中和大学,除去那些有足球传统的学校,说句不好听的,球场上谈恋爱的人都比踢球的人多。这里我指的是专业踢球,每天都会进行专业训练的学校,而并非业余爱好的,有些学校也有足球队,与其说足球队,不如说是兴趣班,我有幸去某校带过课,大多数水平都是初学者,完完全全就是喜欢踢球而已,尽管如此我也很满足了。
现在很多学校操场,踢球的都是些7080后,90后也没有从前那么多了,00后更是少得可怜,基本上都去参与其他运动了。当然,我这里说的是比例。
今天跟大家聊了很多,还有些中国足球的问题我想放到下次再跟大家讨论。我所说的只代表我个人意见也只是针对我所在区域的一个概况,我也想听听大家的想法,我们互相交流。
最后还是那句话,没有多大抱负,只希望热爱足球的人,踢足球的人能越来越多!
我是爱踢球的大王,今天话很多,我们下次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