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人,喜欢独来独往,却始终善良。
独来独往是一种习惯,是活得清净;善良是一种品格,是坚守做人的初心。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遇到同频率的人,就好好相处,如果没有遇到,那就一个人好了,即便每天形单影只走路,也没有关系,活得孤独,但不寂寞。
“人之初,性本善”,一个人弄丢了善良,就是弄丢了当初的自己,即便赚了很多的钱,买了很大的房子,依旧不是成功的人。真正成功的人,是受人尊重的人。
上个月,在我所在的社区,发生了一件令人感动的事情。为了帮助贫困山区的孩子读书,社区设立了一个捐助箱。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大爷,带着口罩,匆匆忙忙走来,把一千块钱丢进捐助箱就赶紧走开了,工作人员拦也没有拦住。后来才知道,这位老大爷,一直住在养老院,无儿无女,靠低保维持生活。当大家问他“为什么要捐款”的时候,他说:“我都是七十多岁的人了,以前在农村养猪,还有一些存款。这些年,我一直住在养老院,被人照顾,我过意不去,也想帮助别人。”
我想,这位老大爷,为了准备这一千块钱,赚了多久?他又想了多久?他应该一直都在寻找捐赠的机会,只是自己行动不便,也不会用手机,才没有做成。
是啊,一个人不管多么困难,只要怀着一颗爱心,总是可以帮助别人的。奉献爱心,不要做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只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并且坚持做下去,就一定可以感动人。
如有一天,你忽然回头一看,一定会发现自己走了很远的路,但一路上,弄丢了太多的东西。有人说:“但凡成大事的人,往往不要脸。”脸皮都可以撕破,那还谈什么善良?
在朋友圈里,看到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位年轻人,向贫困大学生捐赠了五千块钱,但是捐赠的时候,他提出了一个要求。他要电视台来采访他,并且公开他的身份。这位年轻人开了一家小厂,想借此机会炒作一下,让自己的厂子更有名气,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但是他的行为,却令人讨厌,他的善良,其实是和善良“背道而驰”。
多少人,为了善良而善良,变成了沽名钓誉之人。也许,这是一个群体效应,因为别人做了善事,成名了,而自己做了善事,却不能成名,就心理不平衡。
真正的善良,是不图回报的,是默默无闻的。古人说:“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一个人,只管做好事,至于结果如何,那就顺其自然吧;一个人,只管努力工作,结局如何,老天自有安排。苦苦期待结果的善良,往往是烦恼的善良。
善良,不仅仅是行善,是一个人的修为。一生善良的人,脸上写着“慈悲”,走到哪里,都是很特别的一个人。眼眸是温和的,脸上有笑容,对人有礼貌,出言有尺,这样的表情,淡淡的,是内心散发的魅力。
喜欢独来独往的人,是内心强大的人,不期待别人的帮助,不被过去困扰自己,不因别人的想法左右自己。
有一种人,喜欢独来独往,却始终善良。这样的人,很有亲和力,也很容易相处。可是,他不喜欢你和他走得太近了,不喜欢你打扰他。
独处是一种境界,一个人安安静静享受时光,就一抹夕阳,映照在安静的水面上,很美。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来也空空,去也空空,看看热闹就好,别随便去掺和,别挤到热闹的地方,这样做,会迷失自己。
生活中,过得好的人,往往是那些不合群的人,他们的生活方式,让人难以理解,可是他们的内心,却是丰满的。
梭罗在《瓦尔登湖》里写道:“如果一个人能满足于基本的生活所需,其实便可以更从容、更充实地享受人生。”一个人,有吃有穿,有房子住,还需要什么呢?如果再需要什么,那就是人生的欲望。
也许,我们都做不到无欲无求,但我们可以活得安静。做人,如水一般,无色无味,不喧哗,但是力量强大,漫过了堤坝,也可以俯冲成瀑布,还能够在顽石上击打出浪花。水流经过的地方,都享受了水的恩惠。正所谓,“水利万物,而不争”。
作者:布衣粗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