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爸妈带着我转学来到另一个区上小学四年级。我和奶奶住在一起,父亲在外务工,母亲在附近的超市给人家做饭。也就是那时读小学的我认识了王璐。
王璐住在家属区,因为贵州有很多以前支援三县一市建设来到这儿的北方人,那学校也就是专门为这两厂子弟创办的,外边的同学还要缴纳代培费才能读,每学期我都要多交一笔钱。
也就是在那时,和王璐同学相处了 2 年,后来我们又一起读了学校对面的中学,可上了初中却没有和她分在一个班。
但我的座位正好能看到对面班级的她。毕竟我们只是在一个小学校,即使没在一个班,但有时候上计算机课什么的时候也能碰着。每次遇见她我都心跳加速,难以自抑。
这是一个少年对喜欢的女孩儿的最纯真的感情。是的,没错。我喜欢上了这个叫王璐的女孩儿。可就在我上初中的时候,母亲生病了,父亲为了给她治病,家里也是一贫如洗。当然后来妈妈好起来了,也能生活自理上班,那算是个奇迹了。
年少的我怎么知道贫穷不是自己的错,而认为那是自己的原罪。自卑的心理就一直持续着。我没有勇气,和王璐多说一句话,也不敢主动去找她。在这样的家庭条件下,我变得异常敏感和自卑。从而也把这份感情深埋心中。
直到后来,我考上了大学,结识了很多新的朋友,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才克服了这种自卑的负面情绪,所以有些人用一生来治愈童年是有道理的。
参加工作后,多年来有时在深夜的梦中,或者凌晨醒来她偶尔总会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所以也越发激起我想找到她的欲望。也许我是想找回那个年少时怯懦的自己。不管怎么说我就是想找到她。
为此我联系了以前的小学同学,还有初中同学,甚至当时的老师,可他们都不知道王璐的下落。因为她上完初中就转学走了。在那个年代,手机都尚未普及的时候,基本留不下什么联系方式。
因为两个字的名字太过于普遍,在网上也查不到王璐的相关消息,查到的也根本对不上。
后来我转念一想,何不查下她的表妹王雯,如果能找到她,也就找到了她。几经辗转我联系到了一个小学同学,听她说读大学的时候和她在校内网上有联系,依稀记得在南京读的大学。这时我就在网上查了王雯的相关信息。
那会儿我欣喜若狂,笃定我一定能找到了人,可我怎么也联系不上大学的老师,我打过公开的电话,也加入过的新生群,想让学校里的同学帮忙找下,可毫无进展。
直到我们新来的一个同事,偶然间听她提起是和王雯一个学校毕业的,委托她帮忙找下,无巧不成书,她的辅导员正是王雯就读学校的国际教育学院。可拿到了王雯的微信一加上,却发现不是我要找的那个王雯。
从小学到初中,高中考上大学再参加工作,十多年来一直都想联系上她,茫茫人海再也无望,年华不为少年留。也许上天就是要给我留下这个遗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