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黄桥,位于兴化市戴南镇唐家庄,东西向,毗邻福兴庵。
桥为三孔青砖拱桥。桥长13.7米,中宽2.74米,堍宽3.3米。中间主孔拱高3米,拱跨约2.5米。两侧对称孔拱高2.3米,拱跨约1.6米。主孔左右券圈上缘皆嵌赭石额,石形古拙,阴书雄黄桥,无年代修造记事。
此桥形象美观,固实厚硕。券洞大小孔设计,主拱基为六级青砖台墩,递杀叠砌,近水面处嵌有防撞石。与弧形桥面结合,在增强苛载抵抗的同时,也利于从前帮船、货桅船与渔船等大小船只分行,减少行船避让对于桥墩、拱券等处的撞击。相对于目前保留下来的多数单孔古砖桥,其造型别致,出类拔萃。虽然桥南侧被泥土掩盖,缺乏通透。但整体营制迥巧,毫无麄糙。窥一斑而知全豹,放在一个放大的视觉维度,草蔓丛生的连拱桥墩,犹有崇墉百雉之美。笔者深深地被这桥的匠心独具征服。
该庄另有南北向两单孔砖拱桥,为安乐桥和太平桥,长宽尺寸约8×2.2米,小于雄黄桥,分别位于雄黄桥东西不远处,除桥脊部位裸露于地表外,桥身均陷埋土中。
有关三桥建造年代稽查,《戴南镇志》(2007年)古迹篇载:“相传300年前同时建起三桥,今安乐桥、太平桥已圮废,而雄黄桥保存完好”。
73岁的村民殷高银对此说:“这庄约三百年,有三桥五庙之称。五庙是东庙,东岳庙(北极观),福兴庵,福缘庵和隆兴庵,现在只剩下福兴庵与北极观。你看到的福兴庵,原来有个老和尚志坚,人是我们庄上的,做过西溪泰山寺主持。雄黄桥是他砌庙时修造的,先前也被淤埋,包括河道,都是去年才重新挖开疏通的。此桥正对北面的佘家湾,因佘谐音蛇,而起名雄黄以避害。”“福兴庵解放后曾改为大队粮库,开放后由泰山寺达禅和尚组织信众重修。”
福兴庵在雄黄桥西巷道中,庵前后两殿附别院,禅堂共计十二楹。前殿天王殿供奉弥勒佛与韦驮,正殿七檩硬山,梁架重叠,卷棚轩廊内置,供奉释迦牟尼与胁侍等佛龛。西侧为别院,整洁幽静。拱圆形的山门,气势恢宏。上书“福兴庵,民国庚午年重修,住持志坚敬立”。可见寺前桥雄黄修于民国十九年(1930),距今93年。对于该桥年代确考,从桥砖整体风化程度与桥身普遍采用定制偏小的21×9×6cm的青砖,也能辨别出其营造时间上的分歧。
另据该寺公众号介绍,该庙庵始建于大清道光九年(1829年)。泰山寺第十五任主持达禅(1920—2001)曾少年于此修持学佛,因感怀旧地,1997年与留寺僧人馨墀等僧信士发心重修,留下“行修六度”题字高悬于正殿。六度为大乘义章的六种修行之法,即“布施度悭贪,持戒度毁犯,忍辱度嗔恚,精进度懈怠,禅定度昏散,般若度愚痴。”瞻仰诸佛,这似乎又是一次肃穆于梵宇,以缘俗谛的人生修练。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
志坚禅师(1884—1947)生平事迹,除见西溪泰山寺第十一代方丈慧峰《志坚禅师传》外,震华法师(1908—1947)在《兴化佛教通志.人物卷2》(1943)中有补充:
其法名显固,字志坚号侣樵,俗姓孙。“兴化孙氏子,幼失怙持,誓报亲恩。年十四东寺(兴化城广福寺)凝岚上人,为之下发(剃发)。二十往千华(寺,镇江)学习篇聚(戒律)。年余下山参禅於京口江天(寺,即金山寺),廿四腰包行脚,遍历四大名山而回。唐港观音及祖庭初地,皆欲授以院务。师以年事犹青,学业未充,不欲即就。而东台西溪泰山又以缺席来聘,一时勉之者众,遂於宣统己酉(1909)四月八日升座(上高座而说法,此时志坚成为泰山寺第十任住持)。时前人失职远窜,负累颇多。斋厨之窘,致拆废蒲团以代薪。始终忍艰耐苦,发奋图。殿上钳锤(授受点化),自为引导。数十年无间晨夕,卒能反败为治,尽复古规。殿堂为之庄严,金容为之辉焕,更修持地行门,改砌通圣桥以利往来。民国辛未(1931)因病退席,所居陋室三楹,颜(额)曰聊蔽风雨。而所定恒课(课诵)仍不肯废,种蔬补衲,淡泊成风。后学之染浮华习者,往往望崖而退。尝手辑泰山志二卷将梓行焉。”
有关志坚禅师出生地点未见经籍诸说,皆言兴化人氏。
以上文“遍历四大名山而回。唐港观音及祖庭初地,皆欲授以院务”之句观察,当中“唐港”其义不清,或地名。“观音”按后句皆欲控授以院务推论,应为寺院庙名。“祖庭初地”,佛教用语,意指当初剃发寺院,即兴邑广福寺。但“祖庭”本身也有祖居、故乡之意。如元欧阳玄《送振先宗丈归祖庭》,诗名中祖庭,即指故里,这里则可指兴化城。该通志“卷1.梵宇”中又言:广福寺在县东慕韩镇,俗称东寺,东台泰山寺志坚初驱乌于此。”民国十八年合并市乡,改行政局为区,兴化城属第一区公所,划分为昭阳、安北、景范、慕韩、宗岳、崇文、毓秀等若干镇区,慕韩镇位于县城东北。
驱乌,本意指驱赶乌鸦。佛籍《四分律卷34.受戒揵度之4》云:“有檀越家死尽。唯有一小儿在。将至佛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佛知而故问。此是何等小儿。阿难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告言。何故不度令出家答言。世尊先有制。不得度年减十二者,是以不度。佛问阿难。此小儿。能驱乌。能持戒。能一食不。若能如是者。听令出家。阿难报言。此小儿。能驱乌能持戒能一食。佛告阿难。若此小儿,尽能尔者,听度令出家。”又《摩诃僧祇律》:“沙弥有三品。从七岁至十三。名为驱乌沙弥。”可见“驱乌”一词使用在佛经中,是指有一定的行为能力且能够接受佛经教育,初入佛门的小孩。慧峰《志坚禅师传》中有述:“朝山后,复到金山寺。有隐老和尚者,道行甚高,深器师焉。命往兴邑东寺授记。”震华《西溪泰山寺志坚禅师六十寿序》文中有载:志坚离开金山寺后,“无何朝礼海内名山,备习苦行。归后监理祖庭事务。宣统己酉泰山护国禅寺发生轇轕,士绅啧有烦言,众请禅师卓锡。”结合三文记叙,广福寺为志坚修行始初地无疑。志坚故里或为兴化城,但此说缺乏资料证实。若以“遍历四大名山而回唐港”断句,则“唐港”为志坚禅师祖居地之意较大。对照《民国续修兴化县志》(1943)卷七自治志胪列,民国十七年前兴化市自治区域17市乡1379个庄舍,以及民二十三年废邻闾制改保甲所设六区共计165个乡镇名称中,均未见唐港地名词。
《兴化佛教通志卷2.僧尼杲峰传》载震华法师为兴化唐港人。“民国八年秋,(杲峰)尝以租事至唐港见震华,方十一岁,与语大加叹赏。”杲峰字云慧,盐城人,兴化城内金善庵尼师,因下乡收租偶遇震华,慧眼识珠,引导震华步入法门,成为一代佛教史学大师,有“僧中素王”之誉。据兹传可得知唐港为确实地名词无疑。又该书卷6,其弟子西禅在“震华依师上人传”中言:“师名乘宝,一名全心(其俗名唐全心),兴化翟唐庄人。”按图索骏,《续修兴化县志》载翟唐庄为第四区唐子乡所辖。《兴化小通志》(1934)记为翟唐乡。即今唐泽村。民国该村曾短暂设乡,驻地唐家庄。83年《兴化县地名录》载:“因翟唐发音不雅,故更名唐泽大队。”《兴化佛教通志》记为安唐乡。该庄民风淳朴,有宝华庵建于庄北,四面环水,院内植黄梅一株,虬枝丛生,悬瘿累节。寺为雍正五年僧海云建,光绪间僧壁成甚有道行,为唐子镇(今昌荣镇)木塔寺中兴开法之祖。据村民介绍,庄东1里外有唐港河川流,庄北离白涂河约3里余路,庄名来由与戴南唐家庄之间不存在襟连关系。
检索该县民国时期含“观音”称呼的寺庙。按该佛教通志“兴化各区寺庙僧尼统计表”列举的609所僧尼寺庙中,共计17处,分散于全县六个区内。此表为民国二十五年兴化佛教会调查存册制立,是该县历史不可多得的档案资料,其年境内僧尼人员总数达2625人。有趣的是,民18年该县僧尼统计仅为“1730人”,七年内激增895人。以县志所载民二十五年寺庙登记,该县庙产达565.02顷,僧尼人均约21.52亩。对比民二十一年实业部调查:“兴化县农田亩数为1979596亩,农户总数12万户,平均每农户所占农田为16.496亩”;与乔启明“1929年江苏十七县各村农户平均每家人口数5.62人”来计算,该县农户人均仅为2.94亩。农村社会分化严重,土地渐为地主、富农与寺院占有。大量的农村子女投身寺院,不难看出是为失去种地所迫。数据引用《江苏省鉴》(1935)、《申报年鉴》(1936)。而俦匹通志所载广福寺僧10人的执事规模,对17所中能够具备“欲授以院务”的寺院筛选,安丰镇古观音阁建制突出,僧13人,梵宇烜赫,庙产504亩,其它冠以此名庙庵仅1人至7人不等。古观音阁原为道观,康熙六年始改佛教丛林。《兴化佛教通志》载该寺“同治年重修大楼,其梁上字迹模糊,有大唐字样”及“明万历乙未住持道人戚早王楼刘瑜重修”等署名。通志“捃拾.椽上书名”有云“名刹正梁皆附安木条,书名创建年月及住持或疏首名称,最早者如木塔观音北宝,皆有明万历字迹。”木塔即指唐子镇木塔寺,北宝即白驹北宝寺,而句中观音及上文“唐港观音”,确系古观音阁简称无疑,可见安丰镇是为唐港地带。该镇位于兴邑东北30公里处,海沟河与塘港河两河曾十字交汇于集镇中心,素有“唐港分流”之景,向西4公里余另有西塘港河纵贯其境。其镇域古属安仁乡。溯此乡名,明《寰宇通志.扬州府.古迹》(1456)“莲花垛,在兴化县安仁乡”。莲花垛即今安丰镇莲花沟村。旧有姑嫂刈稻,姑坠沟嫂救之俱溺。葬沟旁,忽生莲花数朵皆从口出。故事凄美,履仁蹈义。《元丰九域志》(1080):“兴化,(泰)州北一百二十里,二乡,陵亭一镇,有千人河。”所云宋两乡,疑为明清季东西两乡:安仁乡与长安乡。
《嘉靖兴化县志》(1559)“塘港,县东六十里。”《万历兴化县新志》(1591):“东塘港去县治东六十里,南通泰州运盐河(泰东河),北通盐城蒙喻。”“西塘港去县治东六十里,南北横亘,通梓辛河入得胜湖。”《咸丰重修兴化县志.河渠》将西塘港定位为“在县治东四十五里。”《兴化县地名录》:“西塘港,位于县城之东,南北流向。”“名称来历待考。北与兴盐界河交界,南至复兴庄与蚌蜒河相连,全长约41公里”;“东塘港分唐港河、南塘港、东塘港3个河段,总称东塘港。位于县城的东部,南起泰县港口接卤汀河,北至兴盐界河,全长70多公里,境内长约60公里。海沟河以北称东塘港;海沟河以南至白涂河称南塘港;白涂河向南称唐港河;名称来历待考。”从兴盐界河向南,在卫星图上看此段两河并列,东西间距4~6公里不等,穿白涂河、车路河蜿蜒南至梓辛河、蚌延河的狭长地带。以万历志所载西塘港南端为界定,推测包括今天的安丰镇、昌荣镇、大垛等乡镇区域,历史上有可能被惯称为唐港,且上文唐港翟唐村地理位置也处在这一区域内。比照旧东台县时堰南芗溱潼等水乡,因在范公堤西,人们惯之堤西。当然也不排除,唐港可能只是指塘港或唐港河段两岸地带;甚至是更小范围内安丰镇的俗称。其河流尾部贯穿蚌蜒河与泰东河相接,该段旧属东台县,民国元年实行地方自治区制,在西周卜庄、黄岱、光孝庄、顾家庄、刁家庄等唐港河流经地设立唐港乡,可见唐港南北绵袤。民18年实行新的县组织法,属县八区沈埨镇,包括上文雄黄桥唐家庄、佘家湾,两庄原属沈埨市;戴南(戴家泽)原属时堰市。四月中旬观荻垛万盛桥,借机对该庄西6里的唐港村名等情由询问。村民董庆香老人,为董万盛后人,有说:“今天唐港村是由原周吾舍、进士舍合并成。”“唐港大概是指唐港河周边。”这与唐港疑窦的含糊解答,黄岱庄经贤桥、唐泽村、苍朱村、观音泊、莲花沟等老者也有同类言语。似乎震华书中相关“唐港”,在民间并不是通行说法,或因时光荏苒而淡忘,但大致都肯定了因河而名的揅榷部分。
访闻中,唯一得到的肯定答复,是与路人安丰镇64岁徐大勇的交流:“以前到河西窑厂水泥厂的运货船全走这河,河向北一直通到海沟,淤塞是近三四十年的事。这儿就是老唐港。称谓唐港人,就是以这条河说的。”当然这种回应,随后遭到其它更年长的居民和增庆十组村民否认。“唐港河原来也不通海沟”,“我们这儿没有唐港人一说”。但以民国兴化“全境水道图”观察,此河至少在1943年仍保持向北畅通状态。从镇内唐港河填淤处绕向南走,水面平静渐阔,沿岸旧建筑上的路标写作“塘港河东”。过一闸桥,便是永丰圩,村民称之“黄圩”。脚下圩岸明显高于圩内平房屋脊,不难想像出这条河的前身会该是如何般水深湍急。
《兴化市志》(1995)载: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建立新的区乡政权,推行新乡制。于1943年12月,成立唐港办事处(后改称唐港区)。相比兴化佛教通志上唐港称呼的隐晦,这是该县地方志上首次以唐港为名称的建制区域。该年底,“全县辖临城草冯海河合塔老圩永丰唐港等七个区。”建国后,1950年全县辖“永丰合塔老圩唐港海河海南草冯沙沟中堡李健临城平旺大垛梓辛茅山戴南周庄花顺”及城区等19个区,下辖242个乡镇为止,其间除1944年3月“唐港老圩两区合并为三圩区。5月撤销三圩区,恢复唐港老圩两区”的短暂变动外,该区建置另无其它变动记载,推断民主政府唐港区域应处在一个较稳定的范围状态。1956年春区乡镇调整,唐港区被撤并。按1950年兴化县区乡(镇)名表,唐港区下辖“杨盛、中北、三河、刘文、双马、同盟、中南、新陆、青洋、圩中、安丰镇”等乡镇。其中刘文、同盟、青(清)洋等乡,这些今天在地图上可以直接搜索的地点,与双马、圩中等乡于1957合并组成唐港乡,1959年更名为下圩公社;包括由杨盛乡(杨家舍盛家舍)、新陆乡(新陆宴)等乡村组成的中圩公社;海沟河南原安丰镇驻地等地域,基本上为原唐港区辖地组成,其面积也与今天安丰镇驻地及海沟北非老圩部分的镇域大体重叠。参见《安丰镇地图》(2018)、《兴化县地名录》相关公社概况介绍。可以推敲出民主政府唐港区的取名初衷,仍是以旧安丰古水系为特征,经拆分后重组,实现新乡制。以村组制取代保甲制,完成基层政权改造,巩固抗日根据地建设。适如市志所载:1943年8月“因安丰伪据点横亘于五区之中,逐撤销五区。”将其所辖境域划分给各相邻区域。“10月更改各区行政名称。”这一过程再次压缩了以安丰镇为核心的古乡境版图,尽管嗣后界块屡有调进。旧五区区域:东至寺港河(雌雄港)与第六区交界,南与第三区北蒋乡(今海南镇北蒋村)第四区镇林乡(今林湖)分界,西至渭水河与第三区交界,北至兴盐界河与盐城交界。
蒐阅唐港一词,较早见《知县傅公珮疆界议》:“梓新(辛)河在兴化县东南一十五里,自唐港西出得胜湖。”傅珮,仁和人,嘉靖十三(1534)知兴化县。监察御史婺源洪垣批略言此河“自塘港西出得胜湖。”可见“唐”通“塘”。《说文解字注》云:“凡陂塘字古皆作唐。”“隄、唐也。”塘字本义为堤岸。该河词条参照地理实情,文意晦涩。新志在形胜章节给予修订:“梓新河去县治东南十五里,自塘港西,入得胜湖,下运盐河。”得胜湖在兴邑东十里。对比该节愽真河等词条:“去县治东南一百里,由泰州界入运盐河。”“捵盐河去县治东一百二十里南循捍海堰入运盐河,近名串场河。”判断梓新河“下运盐河”即流经泰州界再入泰东河,立论明季梓新河并非果真如傅珮所言,仅为“兴化腹里之河”,“一路不通”盐场。傅氏竭力平赋又免站役,为兴邑民兵谋利可赞。但以小港不可为界,来议定疆壤未免牵强。又《兴化佛教通志.卷10》云:“中正门外圆通庵与唐港黄葛庄(卷1统计表记为黄家乡)西方庵俱有肉身和尚。”黄家乡即今黄家庄,位于海沟北东塘港河畔。根据唐港“翟唐、古观音阁、黄葛庄”三个地点位置左右毗邻东塘河,可以逻辑该书中“唐港”即为嘉靖志“塘港”,新志“东塘港”,且有沿河地域属性上的引申。这与新乡制中“唐港区”的建制截然不同。而解放后将东塘港分段命名,无疑局限了“唐港”这一全流域古水道概念。
清明过福兴庵,不遇其门弟子,志坚故里和该庵渊源竟成迷惑。
刘晓东 2023.5.17
为了找寻书中唐港观音,有时陷入感觉。即使明知这违背常理的情绪结果,跟所追求的事实毫无关联。但单凭“观音泊”三字魅力驱使,穿越兴化市腹地,从昌荣、翟唐、苍朱再沿西塘河至喊陈、影山头遗址到魏庄。黄昏旷风下,伫立于水天一色又浩瀚流长的观音泊前,立刻忘记掉一路旅途疲惫。就像起初以放大的视角去观量雄黄桥墩基,我相信,这寰宇冥冥中也有双眼晴,天父一样照耀着拥抱着藐小的你。阒静无声的蓝色水泊,让人灵魂清澄空明。
跋记
附志坚禅师生平事略:
光绪十年(1884),出生于兴化县。俗姓孙,幼年父母早逝。
光绪二十三年(1897),十四岁。剃发于兴化城东广福寺,依师祖凝岚老和尚座下学习佛经。
光绪二十九年(1903),二十岁。往镇江句容宝华山隆昌寺受具足戒。
光绪三十年(1904),二十一岁。往镇江金山寺参学,得青权和尚传法。
光绪三十三年(1907),二十四岁。参拜四大名山,历尽跋涉。朝山后复到金山寺,深受高僧隐儒(1851—1910)器重,命回兴化广福寺授记。
宣统元年(1909),二十六岁。佛诞日卓锡西溪泰山寺,承乏庙宇事务,为泰山寺第十代住持。时值寺院负累颇多,寮厨用火仅以蒲团拆开代薪。
民国二年(1913),三十岁。泰山寺开堂传戒。为第七代方丈厂译和第八代方丈莲祖修建墓塔。
民国四年(1915),三十二岁。夏4月,寺内关帝殿毁于火,数间栋宇尽成瓦砾。与西溪士绅王宾甫等人倡议,为重建该殿申募化缘,鸠工庀材,并着手同修东岳大殿等建筑。
民国十三年(1924),四十一岁。重修泰山寺山门石牌坊。
民国十九年(1930),四十七岁。经15年节衣缩食,苦心经营,关岳殿、东岳大殿、十王殿等建筑群及内部神像重建装裱完毕。殿堂壮严,金容辉煌。因其戒行清高,兼住持县西南隅唐家庄福兴庵。该年重修韦陀殿、斋堂、客堂,建造庙东雄黄桥。
民国二十年(1931),四十八岁。因病退居方丈,命慧峰接任。秋洪灾,西水下注,台城街道行船,居民迁往泰山寺临时栖身。志坚嘱咐众僧腾出庙房,接纳灾民食宿时长月余。
民国二十四年(1935),五十二岁。重修寺前通圣桥及库房大寮。同年县当局计划分拨境内庙产补充它用,各寺主持观望无计,惟志坚据理力争,向省司请愿,东邑庙产方有保全。
民国三十二年(1943),六十岁。隐退陋室三楹,布衣蔬食,手辑泰山寺志二卷。因日寇时常闯入泰山寺惹事生非,暂赴金山寺避乱。
民国三十六年(1947),六十四岁。该年春国民党军队进驻泰山寺,志坚再度漂泊京口,不久圆寂于金山寺。
刘晓东 2023.5.18整理
本文为笔者原创,如若引用,请著明作者及简书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