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谷越老师
时间:2017年7月23日
主题:由点既面,发散思维
一、抽一张白纸,写上目前为止最打动或者激励自己的一句话,用一首歌的时间,酝酿下,来一次即兴演讲。
1、关于声音的误区,演讲是否需要喜马拉雅等主播声音那样好听呢?艺术的播音和平时面对面的对话交流是不一样的,我们不可能学主播那样发出那么美的声音,演讲还是需要更生活化一点。
2、关于词穷,经过调查发现,如果一个陌生的词在公众场所用了5次以上,这个词就会属于你的词,词穷,说白了,还是对词不够熟悉。
3、关于姿势状态,不能太紧张也不能太放松,肢体语言,声调,语气,表情都要配合演讲内容,上台入场时,均速向前,自然摆臂,神采飞扬,目光交流扫视,人员称呼前后次序不能错,比如刚刚就说错了:"同学,老师好",应该是:"老师,同学们好"
声调一定有高有低,有强弱,有对比,当你要调动大家情绪时,开场一定是高于平常调的,
4、在演讲中,不要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要有和台下的交流互动意识,比如可以这样互动:"台下有没有喜欢向日葵的?"
5、不要有意识避开观众的目光,这也是紧张的一种,观众跟着你一起紧张,就会忽略你的内容。
6、演讲前期一定是要有计划流程的,如果没有准备,想到什么说什么,就没有层次感,没有核心让大家能记住。
7、说道理的东西不能太多,道理大家都懂,体现演讲技术的,是演讲中别人能记住的事件和故事,可以举一个例子、引经据典、当下热门事件、或者通过网友的第三者角度讲述,让别人记住核心问题,再引出你的论点。
6、三个度必须要抓好,角度、力度、深度,找出不同的角度,就像胡老师做《金牌调解》时,冲击力就很强,他的学识,能看到的深度不一样,能看到我们常人不能看到的第二层意思,戳到别人的痛点或者潜意识不愿面对的东西,从而让别人觉醒反思。
而力度的把控,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如果你在台上角度是和别人一样的,别人也就没有兴趣听下去,所以在演讲中,角度不同会引起别人的兴趣,而力度和深度决定了演讲的水准。
二、总结小六条
1、燃烧自己,有二层意思
第一,为了传播精神思想价值
第二,一个好的演讲者一定有个人魅力,他的内容一定是先打动自己的,才能打动别人,以后我们演讲里面需要引用的故事或者经典,用之前问问,是否先打动自己。
2、训练自己的情商,与人交流的能力,放下自己的怠慢,懂得去接纳共情理解别人。
3、现实和期望是不一样的,可能你认为自己犯的一个大错,纠结半天,在别人眼里,可能还没有当回事看待,有时候不要太关注自己,把自己太当回事。
4、王者心态,需要把控舞台的心理准备状态,不需要过度谦虚,更好的释放自己,中庸之道,看用在哪里,有些时候,必须要有自己的观点,如果是非传统项目演讲,可以随性点,可以适当拉开舞台半径增加气场,在正规的演讲比赛就只能画好的圆圈内中规中矩,当朗诵一样完成比赛。
5、释放天性也是回归天性,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的个性,张扬自己热爱、擅长的事情,随波逐流和别人一样,也就没什么新鲜东西出来,孩子是大人学习的榜样,人是越长大越禁锢自己。
6、共同话题,为共鸣服务,在讲某一个话题观点时,需要考虑受众的年纪、阶层、关注点、兴趣爱好,这样你就不会偏离那些他们不感兴趣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