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事第一》作者斯蒂芬·科维,他美国学界的“思想巨匠”,入选“影响美国历史进程的25位人物”,曾经得到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特别接见,《经济学人》杂志推举其为“最具前瞻性的管理思想家”。 在领导管理理论,家庭与人际关系,个人管理等领域可谓久负盛名。 他的代表作《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从出版以来,高居美国畅销书排行榜长达七年,在全球以32种语言发行共超过一亿册。 这本书俄文版在莫斯科上市时,普京对媒体发表感慨说,俄罗斯应该出现这样伟大的思想家,并建议俄罗斯公民阅读这本书。
介绍这么多,只为说明,斯蒂芬·科维的书籍非常值得我们阅读,并且深度阅读,运用于我们的生活工作,积极改变我们的生活。
科维一生的著作非常丰富,大多以《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为基础,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拓展,今天我们要讲的《要事第一》就是其中一个习惯的深度拓展。
本文分享三个点:
1、我们常有的“嗜急成性”的做事模式
2、以“要事第一”的原则生活做事
3、第二象限日程表
第一部分
科维有一家咨询公司,每年都会遇到各种阶层的人向他咨询,他发现即便那些积极进取、工作努力、富有才干、办事周到,很想有所作为的人,也经常有这样的烦恼:
* 我需要更多时间,做更多事情,学更多知识
* 我总是因为办事拖沓而陷入危机
* 我没办法兼顾生活与工作,似乎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
* 压力太大了!
* 要做的事情太多,而且都很重要,怎么定夺呢?
* 我想更多享受生活。我总是四处奔忙,从来没有自己的时间
* 我的朋友和家人想更多和我在一起,可我怎样才能满足他们?
为了摆脱困境,我们的解决方式是学习那些做很多事,效率更高的时间管理方法,比如番茄工作法、清单法等,希望通过效率和控制达到平静和满足,但是却让他们的情况更加糟糕,他们更焦虑了,因为他们做了更多的事情,完成了更多的事情,想要完成的更多。
他进一步观察发现一个惊人的现象,绝大多数人的做事方式是嗜急成性,简单说就是什么紧迫做什么,只要有一件事情紧急的,此刻你就会认为它是最重要的,然后着手去做,我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同事突然过来找我帮忙,时间挺赶,此刻我就会认为很重要,此刻我会抛下其他事,去帮他做,可等做完了,我会有一些成就感,但事后发现,自己的事情被拉下了。
就像我帮助同事一样,处理一些紧急的事情常常能够让我们上瘾,为什么呢?
* 我们感觉到自己有用武之地,有成就感,得到了认可
* 处理急迫的事情,常常能够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
你应该有过这样的一个经历,虽然忙乎了一天,但是你感到充实而快乐,也会觉得自己很重要。我们从忙忙碌碌中获得了安全感。
做紧迫的事情,就像网瘾、赌博、饮食过量成瘾有相同的症状:
* 引起可预见、可靠的兴奋
* 成为主要关注的焦点并引起注意力
* 暂时消除痛苦和其他消极感觉
其实,急迫本身是没问题的,但问题是,我们的生活如果是以紧迫性而非重要性来主导我们的生活就成问题了,如果你做的事情不是真的需求的,那做再多也是徒劳的。
这样的做事模式,给我们带来的是什么呢?
* 焦虑、疲惫
* 缺乏思考
* 忽略那些能够真正改善我们生活的事情
有句话是这样的:世界上最悲惨的事情是,你把无用的事情做到了极致。
第二部分
那我们如何做呢?
应该以“要事第一”的原则做事。
这里有2个概念:要事和第一
先来说说要事。
本书把事情分成了两个维度,一个是重要性,一个是紧迫性,于是就有了著名的四象限时间管理理论:
这个理论给我们一个标准,告诉我们哪一类是重要的事情,但也要搞清楚,这里它只告诉我们哪些类别是重要的事情,并没有具体的事情,于是本书又提出一个观点。
我们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追求4个基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我们会感到空虚,不完整。
* 生活需求:衣食住行,健康、钱财的身体需求
* 关爱需求:与人交往、融入集体、去爱和悲哀的社会需求
* 学习需求:成长和进步的心智需求
* 留下遗产的需求:感到有意义、有目标、内心平和、奉献的精神需求
只有当你去做满足这些的需求的事情就是要事,就应该被放在首位。
知道了什么是要事,我们还得做到第一时间做。
本书提供了一个以周为的“第二象限日程表”,按着表格来做,就可以做到要事第一。
这个也是我今天要分享的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
表格很简单,但是要填好,并且切实能够做少要事第一可不容易,你需要经过六个步骤。
1. 联系自己的使命:写自己的使命宣言,要成为怎样的人,过怎样的生活
2. 确认自己的角色:本周应该重点关注哪一个角色,没有被我忽略的角色
3. 为每个角色选择第二象限目标:每一个角色都一个重要的事情要去完成
4. 填写日程表:秘诀在于不是给日程表中的事物排优先顺序,而是给重要的事务安排日程表在
5. 抉择时刻如何应对:让你做到在应付各种意外事件和意外挑战的同时坚持要事第一的
6. 评估:反思回顾,让本周的经验增加到下周的计划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