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年级小学班主任,最尴尬的就是上课要讲的内容,大部分学生在幼儿园已经学完了,原因在于,大家都不想输在起跑线上,给孩子挑选那种提前讲一年内容的幼儿园去学习,那么这种做法到底可行不可行呢?我来说一说我所看到的一些提前学习的孩子小学阶段存在的现象。
优势:
1.课堂上孩子接受新知特别快,考试成绩也比较高,还常常满分。由于对知识二次掌握,写作业速度也相对比较快。孩子总体心情愉悦,自信心也提高了,部分孩子潜意识里认为自己很优秀就时刻以优秀要求自己。心理上和行为上,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模式……
不足:
1. 孩子的头脑和智力发展是遵循年龄的增长而发展的,如果还未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强行学习他还不能掌握的内容,就会出现鸡飞狗跳的家庭战争,孩子的时间还有精力都耗费在学习还不能掌握的内容上,由于家长的操之过急和发火,只能让孩子还未上学就厌恶学习,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可想而知,上了学会怎样?
2.课堂上喜欢抢答问题,打断老师上课,保证不了上课规矩,同时不给自己留下珍贵的思考的时间。对自己形成思考模式不利,还影响他人学习。
3.部分孩子由于提前会了学习内容,也缺少了对知识的新鲜感,就自满得意,课堂更容易不听讲,因此错过老师讲的不同于幼儿园所学,具有知识深度和广度的东西。日积月累,错过的更多,得少失大。
4.高年级,一般三年级时,随着知识的深入。孩子们学习效果就明显体现出差异来了。事实上,幼儿园提前学的不一定优于他人,可能落后很多。而一年级没提前学稍显落后的,此时也可能进步越来越多,后劲更足。
可见提前学与不学,都有各自的利弊存在,跟孩子的自身状态,幼儿园的学习效果,还有上小学后的表现情况,甚至两个阶段的老师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不赞同什么都不学上学就打狼,这对孩子的身心会有严重的影响,更不赞同提前都学完,不管孩子是否能接受造成逆反,我更希望的是家长能够客观地协调其中,利用中庸之道来帮助孩子成长。
那么到底把点打在哪上才对孩子真正有用呢?根据我16年的经验,还有我对多位同事的访谈,我们认为孩子上学前要学会并掌握的技能是以下几点:
1.听说的能力。能听指令,指哪打哪,并且还能清楚复述出口令的能力。比如:拿出语文书,翻到23页。想一想,大家都开始学习了,您的孩子还不知道干啥呢,会怎样?
2.生活自理能力,也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能快速完成。例如:收拾书包,把作业装在了书包什么位置等。想象一下,课堂上老师要求把昨晚的数学卷纸拿出来,老师开始讲作业。你家宝贝告诉老师,我作业我妈没给我装,或者不知道妈妈装在哪里找不到了,会怎样?
3.给自己东西写名字,看住自己物件的能力。老师把批完的作业发放下去,几张没写名的卷纸发不下去,喊了几遍没人认领,等老师讲卷纸,一个一个检查发现某个宝没有卷纸,干吧听?这宝会有怎样的收获?
4.能坐住。
5.折纸游戏,折痕就是几何的辅助线。积木游戏,摆来摆去,头脑就建构了立体图形的不同位置的不同形状。亲自花钱等,就是有必要给孩子建立生活经验,便于学习知识时容易牵引。
5.控制不讲话,就是学会分场合说话 。
6.握笔,写字等!
总之,我认为学习知识不重要,核心的东西是应该具备的行为习惯。因为习惯养成了,想要的就会随之而来,而且后劲更足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