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文开始前,先贴一个我在网上看到的段子吧。为其取名: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今天去取钱,前面有一对小夫妻。
妻子对丈夫说:“我要输密码了,你让开。”
丈夫退到一边去了。
我心想,这女人好强势、这男人在家没有一点经济特权啊!
只听到滴滴滴三声过后,妻子转身对丈夫说:“好了,我输完了,该你输后三位了!”
哎呦,我勒个去,真开眼,原来是互相制约、互相监督啊......高!
然后我看见:丈夫先按了3次退格键,然后输入了6位密码......我整个人瞬间智商大开!
1.
因为自己开始写文,认真看了一下简书首页投稿指南,不想上首页的作者不是好网红啊!于是,也看到了指南下面一些作者评论的关于首页投稿有时候会对一篇文先拒绝后收录的问题,可能不是同一个编辑。有人说,一个编辑拒了,另一个编辑却通过了,这不全看编辑的品味了嘛!也有很多人表示赞同。
我觉得不然。上学时候写作文一般都很难拉开成绩,除非出现跑题、不符合一些硬性的要求,何况首页投稿限制更少。君不见每年高考往往也是作文题目被大家拿来吐槽。
出现先被拒后被收录反而说明了简书认真负责的态度。一篇文章写得好不好,不同的人看,可能得出的结论不一样,就算尽量客观也难免有误差。高考改卷一个考生的试卷发给不同的阅卷人,是为了防止误判。在简书上一篇文章被不同的编辑看到,我想也是防止错失优秀文章的一种措施吧!
有了这个猜测以后就忍不住向简叔求证了,确实如此。
所以,不要匆忙的下结论,你的立场可能会影响你的判断。在说别人不客观的时候,可以先考虑一下自己是否客观。
求证一下,再做出判断也不迟,求证的过程往往也并不复杂。我只是简书的一个普通用户,简信发出后叔很快就回复了。我相信如果真的提出合适的建议,简书也会采纳的。
2.
《吕氏春秋》中有这么一个故事——孔子困陈蔡。原文如下:
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爨之,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其甑中而食之。少间,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佯装为不见之。孔子起曰:“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颜回对曰:“不可,向者煤炱入甑中,弃食不祥,回攫而饭之。”孔子叹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
故知非难也,孔子之所以知人难也。
意思是说,孔子在陈国、蔡国之间的地方,缺粮受困,七天没吃上米饭了。白天睡在那,颜回去讨米,讨回来后煮饭,就快熟了。孔子看见颜回用手抓锅里的饭吃。一会,饭熟了,颜回请孔子吃饭,孔子假装没看见颜回抓饭吃的事情。起身说:“刚刚梦见了先人,我想把干净的饭拿来祭奠祖先。”颜回答:“不可以,刚刚碳灰飘进了锅里,丢掉又不好,我就抓来吃了。”孔子叹息道:“相信自己的眼睛,然而眼睛也有不可信的时候;依仗自己的心,然而心也有不可靠的时候。你们要记住,要了解一个人本来就不容易啊。”
所以要了解一件事情不难,孔子认为要了解一个人更难啊。
孔子这样的大圣人也会犯这样的错误,更何况我们普通人了。眼睛看到的不一定就是事实,心也可能会偏移。
原来追剧的时候,经常看到男女主因为看到一些场景误会对方的狗血剧情。在生活中可不要犯这样的错误呀,生活不见得会给我们冰释前嫌的机会。无论是情侣、还是朋友,可能在一起很久,地球那么大,一旦错失彼此可能比很久还要久。做决定之前想一想,我们之间的感情不值得我多问几个问题,耐心听个解释吗?
3.
放生,在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小时候看《西游记》,唐僧幼年用一捆柴换了渔夫手中的一条鱼,将鱼放回水里。那是第一次对放生有概念。
不过放生也是要讲究方式方法的,随随便便的放生不仅达不到效果,还可能会造成坏的影响。
比如,放生仪式隆重,可能会吸引到一些捕猎者在放生之后抓捕放生的动物,达不到放生的效果;放生的地点、水质、环境不合适,对放生的动物有害无利;养殖的家禽、鱼龟等,因为不适应野生的环境也不适合放生......
前几天就在微博上看到一个放生的视频,放生的是一条鱼。视频中放生的男女不停地把鱼抛向水中,鱼很快就游回岸边,他们笑得很开心,就是不知道鱼的心情如何。下面很多网友表示不满,这说明知道放生也要做功课的人还是很多的,可难免还是会有不清楚的。博物君说,体弱、不适应新环境的鱼都爱溜边,比如刚进鱼缸的鱼就喜欢贴着边游。放生鱼最忌讳扔来扔去的,这是放生吗?还是
如果真的想要放生,就不要吝啬再多花一点时间好好了解一下放生的常识。否则的话,还不如不做。
4.
曾经以为,只要努力,多想一想,就能考虑周到。可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何况也不是智者。
不过,就像胡适说的,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
只要努力过了,就算最终不是以为的那样,也没关系,人生本来就不完美啊!
当然,以上都是个人观点,如果你觉得有问题,也大可以甩我一句: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