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在一所离家一千公里外的很普通不知名的二本财经学校。因考虑学校不太好,毕业可能面临失业问题,在大三下开学决定考研。初定目标西南财经大学,想着四川的美食,成都的美景。
于是就开始着手准备,报了考研班(一般周末上课,时间为一天,但是上课不在本校,需要坐半小时车去外校上课,觉得来回折腾费时,且效果并不好,上了一个月就没去了),宿舍6个人,考研只有我和另一个同学,因此我就租房在外住了。然后开始了三点一线的生活:租房—自习室—食堂,生活很苦逼,早上7点要起床,晚上十点多回去,没有太多娱乐,偶尔会和女票出去吃个饭。女票也考研,她同样格外珍惜时间,都是两人合计什么时候放松一下。后期临近考试的三个月,同学生日或聚餐请她吃饭她都以没时间推了,记得有一次她和同学吃饭,中午出去,吃完饭由于是女生,又逛了逛街,晚上才回来,那天她没看一点书,特别气恼。
日子就这样进行,有条不紊。犹还记得九月份以后,北方的雾霾如期而至,而且比往年浓烈些,往往一星期天空都是灰蒙蒙的。晚上也常常笼罩恐怖氛围,在灯光照射下,大地一片黄色,冒着呛鼻的气味,早上7点多出门是伸手不见五指,骑着自行车慢的如行走。那时候想的是赶紧考试,考上研究生,在成都的街头走走。我和女票还常常憧憬考上后我们要做些什么。我和她虽然不是最刻苦的,但是自我觉得学的认真,基本能保证一天十小时的学习时间。后期煎熬,我们也相互鼓励。终于熬到了12月的考试,第一个晚上我和她都失眠,怀疑自己是否有实力可以考上。之前一两个月我都是处在肯定否定肯定的矛盾中,一方面觉得自己准备时间那么长,各种资源都积极搜集,知识也学的挺扎实,应该没问题;另一方面想想自己英语那么差,四级没过,专业课需要背的那么多,是否都已经记下了。
第一天的考试比较简单,考完我们都心情不错,晚上还好好吃了一顿。第二天数学出来后,女票就哭了,想着数学是不是自己过不去的坎,高考毁在数学上,研究生考试还是数学。我心情也很糟糕,答题时第一题就不会,后面的题就越看越气,考场的三小时我都不知道如何度过的,试卷翻过来覆过去,看下这题无从下笔看下那题没思路。下午的专业课可能是受上午考试影响,后面留有几题没做。但终究考完了,也知道自己彻底没有希望了。
寒假在家,一直颓着,找工作投简历面试,都觉得不如意;买了书准备考公,书却迟迟没翻开,一直安静地躺在桌上。虽然明知自己考不上,还是一直等着成绩出来再想之后打算。我这人就是这样,总是走一步看一步,不会早做打算。二月中旬,成绩公布,我相差悬殊,女票离院线相差一点,着手调剂。由于在家烦闷,就只身去往我爸工作地方,玩了一个月。在这期间,反思了自己失败原因:运气不好,后期松懈没了前期的冲劲,考场上时间把控不好,但觉得自己基础已经打牢,来年有优势,同时自己不甘愿就如此失败,以一个二本身份出去工作,遂决定再考一年。大学毕业后,女票去了调剂学校就读,我回到学校和几个同学着手二战。
二战的自己就轻松多了,一星期会休息两天或更多,基本是过着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生活,吃吃喝喝玩玩乐乐和学习都没有耽搁。自己也一直信心满满,且把目标院校提高了一个档次,由西南财经大学变为北京师范大学。但是谁知数学今年出奇难,而北师大是自主划线院校,我数学没有过线,没进复试,只好调剂。
回想自己两年考研经历,加上女票和一些同学的经历。觉得有些人轻轻松松就可以达成目标,而自己如此折腾一直想改变自己平淡的生活还是只能平平凡凡。我不是一个宿命论者,认为通过努力是可以改变命运的。眺望过去,出生于农村,后到县城读书。以前农村教育落后,刚到县城上学,和他们差好一大截,后也慢慢追赶上。考上大学,虽是不知名二本,但我是我们家唯一一个大学生(两个伯伯家三个堂哥,一个亲哥,三个姑姑有一个表兄两个表姐,表弟表妹还小)。但是觉得自己心中涌动,想鱼跃龙门,发现自己是实力不够运气不济,总无法像别人一样一鸣惊人,只能平平凡凡一点一点改变。
(写在后面的话:好久没码文字了,自己的水平下降好多,文字写的有点乱,以后觉得要修改我再修改,现在只是想记录下自己心情,打发下无聊的自己,让生活多些精彩,不是以游戏度日。以后我也会多码些字,提高自己水平,继续过着心是不安寻求改变身却平凡的生活,多点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