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很多关于写作的文章,想从别人的思想中找寻写灵感,有时候发掘自己写的东西缺乏逻辑性与深度,前后并无太多相连之处,碎片化的写作并不能提升逻辑思考力,而只是在表达内心的一种想法,而这种想法并没有什么深度,记录其实也可以很有逻辑性。
总在感慨别人成长的如此之快,而我却没有与之相匹配的努力,以前看别人能有快速的写出优质的文章,自己绞尽脑汁所写出来的东西并不为之满意,我是否能够像别人一样付出与之相对应的艰辛,努力与收获成正比,而往往正确的努力更为重要,自己看似很努力,却是一种自我陶醉式的幻想当中,未必是真正的努力,而真正的努力是要不断的问自己问题,我每天有多少时间来用于思考呢?
看似是在学习,然而并不是有效且高效的学习,人最大的悲哀是自我欺骗,报了那么多课程,又有多少是自己认真的变成内在的能力,还是浮光掠影般的赏析,看过而已。像是在游览观光过后的到此一游的字迹,好证明自己到过了这里。自嗨式的学习,并不是真正能成长最快的方式,往往带有一种孤芳自赏的感觉,自己的学习与他人无关,然而也同时隔绝了思想交流时碰撞火花的可能性。
在学习之前我是否问过自己问题,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我想从中获得什么样的能力,通过专项学习以达到快速提升的效果,读书也是一样,在看之前问自己这些问题了吗?带着问题去阅读会事半功倍,对其有清晰的认知。
思维导图是很好的学习工具,无论是在学习,写作,看书,思考,这些方面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将思路的清晰化,图像化、逻辑化;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总是在看别人的思维导图画的是如何的好,却没能够自己去完整的画出自己所设计出来的导图,最新的一个任务是将思维导图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去,每个星期至少画一幅导图。
很多习惯需要通过自己的意识往里面添加内容使自己的生活丰富起来,能够自我管理才能够管控自己的人生,我想与之践行,才能到达想要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