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几周实验室生活,我发觉对自己期望从事的工作又了进一步了解。
生物医学的实验室,充斥着大量重复的劳动——熟练之后不用动脑的那种。譬如蛋白质印迹分析,用来让研究者判断生物组织中某种蛋白的相对含量的一种基础实验,几乎每个实验室都会用到。从配胶、电泳到转膜、显影,都需要人工参与其中,然而科研工作者的时间就这样被分成了碎片,让人难以进行深度思考。连每个实验必需的的移液器枪头,都需要人手动装进盒子的孔中:这相当于手动将吸管插进预留好的一个个孔中。一个朋友称这些实验为“女工活”,我也暗自想着只要培训熟练了,在街上找个工人也能做。同学给我发了图片:小时候妈妈告诉我如果我不认真学习长大了就要洗盘子,长大后——(画面是一位穿实验服的男子在刷洗实验室的试管)。不管原意如何,我眼里这是一种讽刺。
虽说科研过程中出成果的毕竟是极少部分的时间,然而受限于目前的技术,我看到广大科研工作者们将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这类几乎不需动脑的事情上,更别提为了实验效果,有时需要重复很多次同一个实验。我有时不太明白,为什么科技发展到如今,还没有实现生物实验用的自动化机械的广泛生产和应用。众所周知,因为昂贵的原材料和苛刻的保存条件,生物医学实验总是极为烧钱,譬如我现在所处的实验室一年养实验室小鼠就要花去四五十万元。我想象中的那些机械若是投入使用,想必会节省许多人的时间和金钱,极大提高实验效率。
我不知道这些机械什么时候才能发展得足够理想以投入使用,但我并不想走学术道路的原因之一在于此:受限于学科发展和科技发展,目前的生物医学实验室还极其依赖人工操作,然而这些操作是高度可替代的,并且于我而言,是时间和精力的白白耗费。
那我想做什么呢?另一条道路是在公司。出于相同的理由,我也不想在公司做研发。那么剩下的工作便是努力做到公司的管理层——依我浅见,目前为止,对人的管理是机器/AI难以做到的,并且和人的交流想来更能为我带来价值感和成就感。然而我的实习经历目前只限于实验室,对公司的了解尚浅,接下来在申请之外也需要进一步收集公司工作的信息,同时尝试锻炼与人沟通的能力——这是无论在哪都有裨益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