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聪
《“师生对话”让我走进学生的心灵》,是我第一次在教育杂志上发表的文章,虽然短而浅显,但给我的感触颇深。
在这之前,我基本没有记录教育故事的习惯,只是偶尔写点小文章小诗歌读给学生听而已。有一个学期,学校给我们的教研组发了几种教育教学的杂志,让大家学习学习。我无意间拿到了上海教育出版社的《小学语文教师》,看了其中的文章,甚为羡慕,觉得能在上面发表很是了不起。看了几本后,又觉得我也可以试着写一写。当我拿起笔来时,才发现落笔成文并不是那么方便的事。经过好些天的努力,终于有了这篇《“师生对话”让我走进学生的心灵》。那时候还没有电脑,我只会用四百格子手抄了一份稿子,通过邮局投稿。信寄出后,开始还时常惦记着,日子一久依然不见音信,便不免失望起来,之后也就渐渐地淡忘了,偶尔想起,也是觉得自己的文章登不了台面,大概早已被编辑丢入废纸篓了吧。
出乎意料,近三个月的时候,突然收到《小学语文教师》的“稿件录用通知书”,此文将发表在2000年2月。当时感觉梦幻一般,除了欣喜,就是感慨,原来自己的文章还是可以的呀,幸好斗胆投寄了一下,不然是没有机会的!
就在同年的八月,此文又发表于北京的《班主任》杂志。记得那是在等待《小学语文教师》消息的日子里,有一天我在乃聪兄的书架上无意之间看到一本《班主任》后,又抄了一份投给它,以求双保险。原谅我的一稿多投,作为刚开始写文章的新手,如果真按照“三个月后没有采用另投他刊”,那人都老了,时间耗不起呀!第一篇文章的投稿有这样的结果,我觉得我可以继续写。
从那以后,文章就写得多起来了,发表的也逐渐增多,因为随后几年我开始有了记录《教育随记》的习惯了,素材随时有,随时可以整理成文。
以上文字,只是想告诉大家,每一个能写能发表的人,曾经和我一样,都是从无到有,从第一篇开始……只要有心,行动起来,最为关键。
还是那句老掉牙的话:凡事有所成,唯贵在坚持。
“师生对话”让我走进学生的心灵
刚毕业那年,领导让我接三年级(3)班。由于班级频频更换班主任,造成师生之间存在着无形的距离,很难交流。
一上任,我就想了许多办法,比如主动接触他们,个别谈心,表扬鼓励,一起玩游戏等等。一个月后,我发现学生虽然对我怀着敬意,但都对我敬而远之。想到自己的真诚付出没能获得学生的理解和共鸣,不禁觉得有些失落。那天晚上,我打开日记本,好像正面对学生,以孩子的口吻把满腹的心里话倾泻了出来……
几天后,爱爬格子的我就给这则日记取名《写给我的学生》,寄给了学校为学生订的《文苑报》。
大约两个月后的某天中午,我正在改作业,不知何时,一群学生已挤在窗前叽叽喳喳的。我问有事吗?班长满脸红光,一扬手中的报纸高兴地说:“老师,《文苑报》里有你的文章,写得真好!”
我高兴极了,不是因为文章的发表,而是我终于看到了学生的那份主动,那份亲近,那份天真的、喜形于色的激情。隐隐间我已感触到了那一双双饱含着兴奋、快乐的目光中闪烁着意欲倾诉的火花——那天下午的第一节课,被我临时改为作文课。我对学生说,你们有心里话就对老师说吧。于是一篇篇《老师,我想对您说》就真实感人地展现在我眼前:
“杨老师,开学到现在,我没对您说过一句话。我有缺点您能帮我改正吗?我有优点你会高兴吗?我做错了事你能原谅我吗?”
“杨老师,我想当小组长,可您不让我干,老师,我只想当个小组长,其他的都不想,您可别说给同学们听!”
“老师,我想对您说,您上课板书速度很快,我看也看不过来,您能写慢些吗?”
“杨老师,我知道您教书很辛苦,每天既要教我们又要改作业……这个星期天我想去您家借书,您能告诉我您家的地址吗?”
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虽然每篇就写了那么几句,但那一句句真诚清纯的语句让我十分感动。我深深地体验到了初为人师的快慰与责任。我知道,当我敞开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我便实实在在地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感受到一个同他们一样需要交流理解,一样具有烦恼和愿望的老师。这种书面形式的对话,不但表达出难以用语言来展示的心愿,更传递了师生间的一种平等与信任。
从那以后,我在批改作业时总是有针对性地写上这种“心里话”式的评语,而学生看了总是兴奋不已,也给我写心里话,给我的评语写“评语”。这就反馈了彼此的信息,让我能够便捷准确地了解他们。久而久之,学生不但喜欢做作业,而且写作的兴趣和能力也提高了许多。最让我高兴的是,每位学生都成了我的“知心笔友”了。一年以后,经我推荐的学生作文竟有九篇被《文苑报》、《作文新圃》录用。
真的,我很感谢生活赠给我的这份经验——“师生对话”,是它,在我困惑时送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当初,根据上文所述,又整理了下面这篇短文,可参照着看。现在,自己重新回头看刚参加工作那些年的所言所为,发现有些地方很值得推敲,立此存照。
另外,我仔细找了一下,发现那一年仅仅写了这两篇文章。也难怪,我真正有意识地开始记录《教育随记》是在2005年的下半年。之前的酸甜苦辣与得失,因为没有笔录,很多的心情心境和事情的经过细节,不是模模糊糊,就是了无痕迹了。倒是为了学校的教学检查,和所有的老师一样,抄了一本又一本毫无价值的“教案”,有的主动丢了,有的随同同事当垃圾卖给收废品的了。现在书柜里只有两本参加小学高级评比的教案还珍藏着,那也不是因为教案的内容,内容同样是“依着葫芦画瓢”,而是因为我用“褚遂良”的笔法把字抄写得漂亮工整,值得纪念。好像后来有几个参评的老师也借去照着抄,算是物尽其用了——只是,最花时间的所谓“备课”,不过是大家心知肚明的“抄教案”罢了,然而,有些学校的领导对此甚为“给力”,赏罚并施,煞费苦心地在这上面用功用力,以为就此便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质上,不过是“画饼充饥”,不过是在“虚空”中想抓到东西。其结果,正如我现在所感慨的:教案,多数情况下,根本看不出一线老师在教育教学上一路走来的值得反思的成长轨迹。关于“写教案”,我曾写过一篇《为何不少教师喜欢“搬用抄写”现成教案?》,有兴趣的话,不妨参考,直接点击题目便可阅读。
此刻,回头再读这里的两篇短文,虽然加在一起也就两千字多点,在读者眼里还可能显得肤浅幼稚,甚至有些学生也可能都忘记了有过这事,但对我来说,实在珍贵得很呐,这是我初为人师时留下来的关于师生对话的只言片语,如同考古的人发掘了某个历史文物一般,我这也是在我教育的“个人史”中“捡到”了缺失的“记忆”,幸甚。
师生对话,将心拉得更近
我喜欢批阅学生的“日记”,因它的“真情实感”,因它的“童言无忌”,而与他们的对话更是一种快乐!下面摘录的正是我和三年(3)班学生(五年制)的点滴“记忆”。
(一)
小茜:杨老师,从开学到现在,我没有对你说过一句话。杨老师,我有缺点,您能帮助我改正吗?我有优点,你会感到高兴吗?我考试考差了,您会骂我吗?我做错了事,您能原谅我吗?我去您办公室时,您会高兴吗?我见到您时,我叫您,您会高兴吗?
杨老师:很高兴!上课时总是我提问你回答,现在总算轮到你提问我回答了。在老师的眼里,你是一个聪明、文静的女孩子,就像你提的问题是那样可爱有趣!真的,还有什么比这更纯真的感情呢?假如生活中有许多“快乐”的话,你们,就是我快乐的源泉。一颗颗纯洁无瑕的童心,让我永远记忆!
你们的进步,你们的成功,你们的灿烂笑容,就是老师最终的欣慰——是的,你们也有缺点,其实大家都会有缺点,那就让我们互相帮助,一起做到“知错就改”,好吗?
如果你来办公室同我聊聊,我将会非常高兴的!
(二)
萌萌:杨老师,《老师,我想对你说》这篇作文太难写了,我怎么想都想不出来。杨老师,我想去您家,可是到现在我还不知道您的家在哪里,我想向您借书看,您能不能告诉我您家的地址呢?我打算这个星期六或者星期天和同学一起去您家。
老师,我想当小组长,可是您不让我干。老师,我只想当个小组长,其他的都不想,你可别说给同学们听。这篇作文写得不好,老师,您以后不要让我们再写这么难的作文吧!
杨老师:记得教师节那天,必灵送了一张贺卡给我,里面写着:“老师,我为什么读书成绩这么差?”其实必灵挺聪明的,上课回答问题很踊跃,声音又响亮,思维也敏捷。可不,我刚想认认真真地给他回信,却在他的贺卡上找到了答案,那是他抄录的一首诗:“学习是花,努力是水,要想开花,必须浇水!”——就像你这篇作文,你说怎么想也写不出来,回头看看,不也是一篇好文章吗?作文就是说话,说真话,我最喜欢“真诚”!
很佩服你自我推荐的勇气。老师希望你把数学成绩赶上,因为当组长既要有责任心,又要学习好。
感谢你对老师的信任!老师当然不会把你的名字告诉别人,欢迎你们到老师家借书!(我家地址:本镇下街37号)
(三)
莹莹:老师,我想对您说,您上课板书的时候,速度很快,我看也看不过来,您能写慢些吗?我知道您教书很辛苦,您每天既要教我们,又要改很多作业,肯定非常累。您为什么不去教初中呢?您教初中就不辛苦了,这是我爸爸对我说的。那次您到读书馆里借了很多书,我想借一本看,因为刚学了写《借条》,您就要求我们要写借条。我第一次写好了,拿给您看,您说我写错了,第二次写好了我却不敢拿给您看,书就借不到了。
杨老师:莹莹,老师很想把事情做得“又快又对”,有时候太快了就有可能不对了,谢谢你的提醒。老师也想告诉你,记板书不用全盘照搬,而应该抓重要或关键的词句,千万不能只顾记,却忘了听——“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教书虽然累,但我喜欢,所以也就“累”得充实愉快!像你们玩喜欢玩的游戏一样,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心里却是非常痛快的,对不对?
是呀,我为什么不去教初中呢?我也想问你,你为什么不去当大人呢?当大人就不用做作业了。看,你笑了吧!
开学初,写《借条》你得了一百分,还怕借不到书吗?
【注:文中学生为化名,此文原载《现代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