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年英国的斯坦因(Marc Aurel Stein)只花了二百两银子,就从一个王道士的手里买走了大批敦煌的文物,现在就放在大英博文馆,我们要花多少钱才能看上一眼?
人因为缺乏“看”的能力,因为视觉无知所上演的荒诞戏,一再,不断的在重复。
去书店,走到绘本区,总会有小孩跟妈妈说他要买这本书,这时,妈妈就会拿起书,翻一下,说“这没几个字,还卖这么多钱?你在这里看看就好。”
有的会说:“这个画家的书,上次不是买过一本了吗?”
“这本和家里那本,故事不一样,”小孩说。
“同一个画家画的还不是一样?”小孩如果意志坚定,非买不可,妈妈就会说
“那就买这本好啦,又大本又便宜”
“这本画的不好”小孩说。
“都是给小孩看的,有什么好不好?小孩子懂什么!”
大人没“眼力”,严重的不是他自己会有什么损失,而是会让原本有希望的孩子失去眼力,这个损失就无法衡量了。
可是我们要怪大人吗?怪他也没有用,要怪就怪他“从小没有看绘本”,没有人培养他“视觉的阅读能力”。
现代社会都以培养人的读写能力为基础,一个社会如果还有大量的文盲,想进步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的社会,文盲已几乎消失,但“图盲”呢?同样的道理,社会如果图盲充斥,那要达到“美”的境界,就还有很深的鸿沟要跨越。
绘本近些年成为大家接受的图书形式,但对绘本的概念还非常模糊,好像在迷雾中行船,明明触了礁,还以为到了岸。错误的概念,荒唐的解释,误导了许多为孩子挑选绘本的大人。
由于对图画的阅读能力低,造成在讨论绘本时,普遍只能谈每本书的“意义”,而无从探讨“技艺”。要知道,没有杰出的技艺,其实一点儿意义都传达不出去。
达芬奇的密码并非藏有什么宗教的大秘密,而是他如何创造了“美”,让我们眼界大开,学会一种看的方法,来发现新世界。
读绘本,深谙其“用法”才能深入,有了深入才知其“用心”。
只有父母自己爱书,深知每本绘本的“用法”和“用心”,所以才不会吝于花钱为孩子买书,为孩子储备人生的能量,给孩子无限智慧财产。
相信读好书的孩子,小小的年纪,也能从书中找到生命的能量。
读绘本,读好绘本,多读好绘本,是孩子为其今后一生的能量储备。孩子今后成长的各个阶段,都能看到他读的书的痕迹。
最后,想对孩子的父母说:关心孩子的阅读,你就必须要去重视他阅读的书,而且你还必须要去阅读他阅读的书。
中国阅读推广人梅子涵老师这样说过:
有一点可以很确信,真正值得孩子阅读的那些好书,一个成年人读了或者听了以后,也一定会喜欢。人类那些优秀的童话,是一块无边的毯子。为什么无边呢?因为它可以盖住一切东西。
爸爸妈妈们,行动起来吧!今天开始,还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