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从出生落地,就开始了他的人生旅程:成长、考学、就业、成家、立业。这条路线应该说每个人都差不多,那么其中有几个是我们自己选的、自己喜欢的呢?这值得我们每个人思考。
我觉得真正属于自己的精彩的人生,应该是从50岁开始。因为在50岁之前,几乎每个人头上都被扣着三顶大帽子。
第一顶大帽子:人生活明白趁早不了
《论语》里有句名言: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
人在年轻的时候,洞察力弱,要经历事业和家庭上的磕磕碰碰,三十岁才会明确成家,立业。到了四十,咀嚼了事态的冷暖,感怀了岁月的无情,对外,明白社会;对内,也明白了自己---内心在历练中逐渐强大,把外在的经验变成自我的能量。
真正到了五十岁,无论是学识,还是阅历,自控力,都达到巅峰了。到了五十岁,知道了自己的命运轨迹,不怨天;知道了自己的人生定位,不尤人;知道了自己未尽的责任,不懈怠。接下来才可以尊重自己的内心、顺应社会的规律,活自己。
第二顶大帽子:50岁之前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
请各位回想一下,您之前的工作是不是自己真正喜欢的?
据我观察,在中国的体制下,绝大多数人的工作都是父母设定的,要么是传承父母的行业,要么就是父母觉得比较好的,总之别人的意愿居多;然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熬到退休。
就拿我来说,我在初中的时候学习很好,是班主任眼中的好苗子,但是我妈觉得,女孩子当个教师就不错,虽然班主任不愿意,但是我妈还是成功地让我上了荥阳师范。
师范毕业后,原以为会分配,可是在郑州的郊县中,就我们登封学生不包分配。于是同班45个人有35人都当了教师,到现在17年了还在教师的岗位上兢兢业业,而我们登封的师范生,都流落到各行各业了。
所以我觉得50岁之前,人们往往是为了立足社会,养家糊口而疲于奔波,基本上是为了各种角色而活着。
第三顶大帽子:50岁才具备实现精彩人生的综合条件
50岁以后,大家的经济基础已经垫定,家庭及社会使命也已告一段落,且有了充足的时间。真正到了实现自我、创造自我价值的阶段。
您的人生历练,社会关系都累积成了极为宝贵的资源,在这个点上,您会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超脱,也会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叹。
同时,现在人的平均年龄已在延长,如果能活到90岁,100岁,您怎么规划自己的人生?我们需要设计前行之路,而不是判断未来该走哪条路。
所以我觉得,50岁是人生长跑的折返点,由此可分为两阶段,50岁走到一半,另一半行程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只要认真规划,善于配置,注意保健,又何尝不是一种巅峰状态!
给大家讲三个故事:
一
王德顺老爷子出生于沈阳农村的一个普通家庭,1936年出生,到现在83岁了。从小并没有受过很好的教育,14岁便进入社会打拼,先是当了一段机车的售票员,后来进了一家军工厂当工人。
但是老爷子对文艺充满了兴趣,并不甘心当时的生活。他那时文化宫上课并不需要钱,他先后报名了话剧班、舞蹈班,利用休息时间为自己充电。在49岁本该要退休的年纪,他辞去了稳定的工作,放弃宽敞的房子和一切好的待遇,带着一家人来到了北京,做起了"北漂"。
在北京,他开始研究哑剧表演。那时50岁的老爷子毅然的走进了健身房。在57岁的时候又创造了"活雕塑",为了能演好"活雕塑",老爷子在60岁的时候又开始练起了肌肉。
王德顺老爷子是越活越年轻,65岁开始学骑马,78岁又开学骑了摩托,79岁走秀,80岁后更是玩起了DJ。王德顺老爷子在娱乐圈靠着一颗不服老的心态和坚持不懈的努力,老爷子在82岁的高龄上还能活得这么出彩。
王德顺用行动诠释了:只要努力,一切都不会太晚。
二
第二个故事的主人翁是叫塔莎奶奶。塔莎奶奶名叫塔莎·杜朵,是美国著名的插画家、绘本作家,被日本媒体评为最受憧憬的女性人物第一名,民间称她为“王者级别的森女”。
塔莎奶奶出生优渥,她的父亲是飞机设计师,母亲是肖像画画家,她15岁的时候就已经自己独立生活了。当时出入她家的客人都是爱默生,马克吐温,爱因斯坦等极具代表的人物,但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塔莎并不热衷于上流社会的光鲜交际。
对于她来说都不如去喂养一头牛来的欢快。这一等就是几十年,在57岁的时候,塔莎终于搬到了一个小镇荒野,花了将近30年的时间,建造了一所属于她自己的庄园,从此她犹如活在现实中的童话人物,梦幻而又优雅。
她以农场的动物、花卉、鸟类和自己的乡村生活为蓝本,前后为100余本书做了插图,其中最负盛名的是英国儿童作家贝内特的:《秘密花园》、《小王子》、《小妇人》等,直至去世时享年92岁。
三
可能大家觉得这都是名人 ,我再给大家举个普通人的例子:街舞老人--白淑英。白淑英毕业后成为机械厂的一名检验员。在这里,她认识了前夫。结婚生子,后来因故离婚。离婚的打击让白淑英变得百病缠身,她原本并不严重的肾病却变得药石无灵。后来,厂里给她办了病退,让她回老家北京修养。
回到北京的白淑英决心要重新活个样子出来。有一天,公园里在跳集体舞,白淑英当时心血来潮,“跟着别人瞎扭”。恰好人民日报一个记者就把她的“舞姿”拍了下来。上了《人民日报》,从此,她找到了自信,直至迷上了街舞。
经过一段时间的苦练,她自觉略有小成,打算去公园里展示一下成果。结果在大家的一阵哄笑中,结束了她的初次“演出”。不过她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反而四处寻访“名师”,可大多数街舞教练只教了她一些基本动作后就以“您这么大岁数了,学点基本动作意思意思就行了”为由,把她拒之门外。
白淑英依然没有放弃,她开始到各个音像店搜集街舞教学带,摇滚巨星迈克尔·杰克逊精湛的舞技把她深深迷住。十年磨一剑,2004年夏天,幸运之神终于眷顾了白淑英。中央电视台“非常6+1”节目组邀请白淑英参加节目。她对迈克尔·杰克逊舞姿惟妙惟肖的模仿,引起了包括凤凰卫视在内的全国数十家媒体的争相报道,一时之间,她成了全国的街舞明星。
用白淑英的一句话说:“十年前在病床上奄奄一息的我实在是没有想到,会有今天这么精彩的生活,是街舞让我再一次获得了新生!”
分享过以上三个例子,我想反问下,您有没有认真的想过自己50岁以后的生活怎么过吗?
如果您已经想好了自己50岁以后的生活,您可以坚定不移的照此前行,如果没有想好,此时此刻想明白也为时不晚!
在此,我给大家提供四个清单,以供您们参考。
清单一:生活要充满仪式感。
平淡的生活需要仪式感当佐料来调节。重视家人的生日、结婚纪念日、国家假日等,在这些日子里我们不仅可以送鲜花、礼物,也可以做顿丰盛的宴会式的家宴款待客人,甚至用文字和相机去记录下这天。
清单二:培养一项爱好
古人云: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痴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
通过前边举得三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爱好给他们带来的精神富足感。但是注意爱好要发展到痴迷的状态,我们的整个精神生活都被这项爱好充满,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接触过这项爱好而已。
清单三:结交一位知心朋友。
生活离不开朋友,人生离不开友情。在您悲伤失落的时候,朋友能听你诉说哀伤;在您开心快乐时候,朋友能一起分享喜悦。这样,你的心里就不会集结郁闷从而敞荡开朗。
清单四:灵性保养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唱歌被称为抗癌的第一方法。它是一种深度呼吸的运动,气体交换会更频繁,吸氧增加,这样既可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唱歌时注意环境的营造:鲜花簇拥、绿树成荫。体内的浊气也随着深呼吸运动排出体外,进而吸进淡淡的芳香滋润心灵。
最后,我衷心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