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说过:“一个人毕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时代起就已形成的性格。”
童年对成年的影响可以说是不容置疑的,一个人童年时期的生长环境和他所接触到的人或事情都会刻印在他的潜意识里,对他的成年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如果不是他刻意的去寻找或回忆,很可能根本发现不了。
这种影响在我喜欢的许多电影导演身上都有所体现,如果你了解一下他们的童年经历就会恍然大悟——“我说他为何会拍这样的电影呢”。
善拍恐怖片的斯蒂芬·金
斯蒂芬·金之所以能成为著名的恐怖电影导演,可以说完全是因为他从小时候一直保持的兴趣点。与大多数同龄小朋友喜欢儿童电影不同的是,斯蒂芬·金从小就喜欢看各种惊悚片,剧情越令人毛骨悚然他就越高兴。就连看正常的剧情片时,小斯蒂芬·金都在自己的小脑袋瓜里自动将其改编成恐怖片。
比如在看《天生一对》这部温馨感人的亲子剧情片时时,小斯蒂芬·金就在幻想影片里面的哈里·弥尔斯能碰上《黑板丛林》里的维克·莫罗。要知道1955年的《黑板丛林》可是好莱坞第一部反映师生对立的校园暴力片,片中的学生都类似流氓无赖,甚至会做出将年轻女老师绑进图书馆强奸的事情。
可正是这样的故事才让小斯蒂芬·金感到“还有点劲”。他觉得相对于《黑板丛林》中维克的弹簧刀来说,《天生一对》里哈里那些家庭问题就变得微不足道了。
就连做梦,小斯蒂芬·金都是恐怖连篇。
据他回忆,小时候晚上做梦一般梦到的不是《致命水蛭》里的伊薇特·维克斯就是《痴呆症》里的露安娜·安德斯。
为何如此呢?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小斯蒂芬·金平时最爱看的电影本来就都是此类的啊!
他就喜欢看奥丽维亚·德·哈薇兰在《笼中淑女》里面拿刀子似的物体把詹姆斯·卡恩的眼睛挖出来。还喜欢看约瑟夫·考顿在《最毒妇人心》里死而复生。也曾屏息静气怀着颇浓厚的“性趣”地等着看《女巨人复仇记》里的艾丽森·海耶丝会不会一直长大,直到身上的衣服全被撑破……
吞掉整个城市的怪兽、大海里冒出来的吃人的放射性活僵尸、还有穿黑色胸衣、看上去像低贱女流氓的姑娘,这些才是斯蒂芬·金童年时的最爱。什么白雪公主什么甜蜜的正能量都是他最讨厌的,让他感到十分无聊。
爱拍怪异到让人作呕的影片的园子温
说到园子温,可能不如斯蒂·金一样出名,但他在是那种可以让路人都记住他的电影导演,只要那些路人看过他的电影。即使被归为小众导演,但是不仅国外能拿奖,国内票房也是大卖,实在不是一般的另类。
这位马上就可以让观众记住姓名的导演,为何会拍摄出诸如《循环自杀》和《爱的曝光》这些另类的大热片呢?为何他的电影中总是出现各种血腥、暴力与情色场面呢?
我们还是反观一下他的童年。
园子温小时候就喜欢电影,不但自己写了一本小说还写了许多的影评。
园子温怪异的电影风格真的源自他本人就是个怪人。小时候去上学,他总是很好奇为什么大家要穿衣服。结果是他开始全裸的去上学,被老师骂了回去。被骂以后,正常一点的小孩都会感到很羞愧,可他却非常听老师的话,确实按照老师说的“穿点儿衣服”穿了衣服,不过确实真的是“一点儿”——只穿了上身,裸着下身去上学了。当然,最后的结局自然是被老师认定他是有着奇怪性癖的孩子。
以武侠见长的徐克
比起上面两位国外导演,国内的导演还是算正常一些,当然也可能跟国内的电影环境有关系。
拍摄过《笑傲江湖》、《蜀山传》、《七剑》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武侠电影的徐克,对武侠的情节同样是来自幼时的经历。
徐克的童年生活在战乱的越南,战争最紧张的时候他都是在厕所旁吃饭,在楼梯底下睡觉。徐克家里兄弟姐妹有十六个,晚上五六个人挤一张床上。
本来就是战乱的生存环境,可是徐克的妈妈每晚给孩子们讲的故事居然是《聊斋》,这让徐克总是很担心从床间的木板中会伸出一只鬼手。
索性这段经历并没有激发徐克拍摄恐怖片的欲望,但是至少也没让他以后走上温馨情感路线。
真正对徐克的武侠电影有启蒙作用的,还是在战火纷飞的生存环境,在那种环境中男孩子打架就是稀松平常的事情,所以在他印象中小时候总是一群人打来打去而他总是被打败的那一方。不知是不是失败激发出他的想象力,想象自己是武功高强的大侠闯荡江湖,反正徐克自己在回忆起这些时,曾经笑着说:“武侠就是他童年的影子。”
描述暴力美学的吴宇森
吴宇森日后能够称为一位著名的导演,完全是其坚定不移发展自己兴趣爱好的结果。
小时候的吴宇森整日痴迷于电影,不好好读书,家里人对他十分担忧。
有一段时间,吴宇森每天看晚场电影直到午夜时分才回家。为此,愈加失望的母亲悲愤地拿起藤条狠狠地打他,直把他打得跪到地上,紧接着便是长达五六个小时的罚跪。
但即使如此,吴宇森也从没动摇过看电影的决心。
有意思的是,吴宇森对电影的痴迷最早还是归功于他的母亲。因为正是资深影迷的母亲拉着吴宇森的手走进戏院,那是吴宇森至今难以忘怀的幸福回忆。而吴宇森的电影梦,就是从母亲钟爱的《魂断蓝桥》开始,费雯丽与罗伯特泰勒则是吴宇森电影梦想中最早出现的两颗明星。
另一部让吴宇森魂牵梦绕的电影是当时看过的好莱坞著名歌舞片《绿野仙踪》。对这部影片,吴宇森不仅嘴上经常提起,还将其主题曲《Somewhere over the Rainbow》巧妙地应用到了《变脸》中一场灿烂的枪战戏上。在电影中,尼古拉斯·凯奇生怕枪击会吓坏敌人的儿子,于是给他带上了耳机。而耳机中传来的音乐,正是这首《Somewhere over the Rainbow》。浪漫与血腥,童真和残酷,矛盾而统一地融为一炉。
母亲的启蒙带领吴宇森走入了电影的世界,而他的暴力美学则来自于当时所居住的特殊区域。当时,吴宇森住在专门安置受天灾或拆迁影响的港人区域,那里让他时时有一种身处地狱的感觉,他非常希望能够冲出地狱寻找希望,所以也因此爱上了歌舞片的世界。
这一切都让他日后的成就登峰造极。
轻诉黑色幽默的杜琪峰
杜琪峰之所以能够拍出那么真实的黑帮动作片,根本是因为他小时候就住在传说中殖民时期的香港九龙城寨公屋。那个时期九龙城寨的样貌大概可以通过王晶的电影《追龙》去了解一下,是个连警察都不敢进去的三不管区域,各色人等聚集在里边为了生存做着各种的买卖。
至于与电影的渊源还要说到杜琪峰的父亲,因为父亲的工作关系,杜琪峰得以从小就泡在电影院里看电影。只不过不过与大家不同的是他是坐在银幕的后边看……
杜琪峰拍摄的影片大多充斥着黑色的幽默,既让人感觉好笑又让大家领略到一种人生的无力感。而这种黑色幽默源自何处,直到多年以后杜琪峰去欧洲拍片,有人告诉他他的电影风格很像一位法国的导演让-皮埃尔·梅尔维尔,他才发现原来自己小时候爱看的那些电影居然都是这位法国导演拍的。
让-皮埃尔·梅尔维尔本身就是法国风格极为鲜明的“黑色电影”导演,专门擅长拍摄高智商的罪案题材。1950年,执导剧情片《可怕的孩子们》 ;1955年,执导犯罪剧情片《赌徒鲍伯》;1962年,执导惊悚剧情片《眼线》。
原来,杜琪峰从小就爱看这种类型的电影,所以长大后有机会做电影导演的时候,自然而然的会去拍摄自己喜欢的电影风格。
你看,斯蒂芬·金小时候爱看惊悚片,园子温从小就行为怪异,徐克从小打打杀杀,吴宇森从“小身住地狱”,杜琪峰从小看黑色幽默。这些人长大了都在继续着童年的喜爱,并将其变成了终生的职业。
兴趣爱好才是最好的动力,找到自己喜爱的事物将其发展成职业才是人生最佳选择。
当然了,跟朋友聊天的时候,你也可以让他随便说一个电影导演和他的成功作品来大胆预测他童年的经历。
多少都会沾边儿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