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浮尘过隙
临近春节,听说弟妹预产期到了,今天有点不适住院观察。明天就初一了,今天上午抓紧时间去探望一下,否则往后的这几天去医院不大合适。
在路上买了些水果,进到妇产科病房的时候,弟妹的母亲一个人在那在整理物品,她告诉我们已经到三楼生产去了。这么快?等我们下到三楼的时候,手术室门口坐着几个人——丈母娘、大弟、二妹还有两个女人。打过招呼后,过去问了才知道弟妹刚进到手术室准备剖腹产,一切都挺顺利的。我问了句不是刚住院吗就剖腹产了,丈母娘说:“大过年的,剖腹产比较放心一些。”
原来如此,一住院就剖腹产,真是很顺利了,只是春节这几天就得呆在医院里过了。大弟笑着说:“我之前对她开玩笑说,你最好春节期间不要生了,要生的话你就一个人在医院过了。没想到现在这样,呵呵……”我跟着笑了一下,说:“你就得在医院呆着了,好处多多的——不出去玩就不喝酒少花钱了。”丈母娘在旁边笑了。
我忽然想到个关键的问题,就问道:“知道男女了吗?”大弟平淡的说:“早就知道了,女的。”哦——知道男女了,那就没有什么好期待的了。大弟第一个孩子是女儿,现在第二个也是女儿,丈母娘和大弟估计会比较失望,但他们也是乐天知命的人,会照顾好孩子的。
约待了半个小时,手术门开了,有人探出头说:“生了,是女孩!”已经有人在手术室门口了,等到我要走过去的时候,里面的人缩进去且门已关上了。因为已经知道是女孩了,大家对这结果没多大的反应,只是高兴已经安全生了。大家都忘了祝贺大弟喜得千金,是不是都知道这没什么好祝贺的呢?
过了一会儿,一个穿着绿色手术服、戴着蓝色口罩的护士抱着个宝宝走出来往楼上走去,说:“是女孩,8斤,还要上楼称一下。”于是,大家就跟着往楼上走,留下大弟和一个阿公在那等孩子的妈妈出手术室。
护士在护理室忙碌了几分钟,就把孩子抱到病房,交给丈母娘抱着,给孩子的鼻孔安置上吸气管,就走开了。过一会儿,护士推着一台暖风机和一张婴儿床过来,交待几句就走了。大家就围过来认真细致地观察新出生的宝宝,辨认像爸爸还是妈妈,说着些吉利的话,什么额头好大啊将来会很聪明的等等。
新生的宝宝刚来到这个世界,此刻安静的躺在奶奶的怀里,有点困倦的吸着氧气,稀疏黑色的头发湿滑的粘在发白的头皮上。宝宝的眼睛微睁着,想要睁开眼睛看看这个新世界,但外面的光线有点强吧,眼睛一睁开就又闭上了,只能一眨一眨的。只见她抿了一下微张的小嘴,伸了一下舌头,然后就安静的任凭大家对她评头论足。
玥玥靠到宝宝跟前,好奇的看着初生的宝宝,我弯下腰对玥玥说:“玥玥,这宝宝是刚从她妈妈的肚子生出来的,你小时候也是这个样子的。”玥玥尝试想用手去触碰宝宝,我们把小宝宝的手伸出来,鼓励玥玥勇敢去摸了一下初生的小生命。
在海南,父母一辈的人都想生儿子,外家不例外,我父母也一样,现在还总是叫我们早点准备第二胎生个男的。当年老婆怀孕的时候我们不知道男女,生下玥玥的时候,父母就不是很满意,就连老婆也伤心的在病床上对我说:“对不起,不能给你们家生个儿子了。”我感动的想流泪。我没有重男轻女的情节,男女对我来说都一样是我的孩子,都一样的得到父母的呵护和关爱,这三年来的实际行动已经践行了我的原则。
海南人往往想要生儿子,内地人一般想要生女儿。记得当年一个同事的老婆怀孕了,他和他母亲希望生个女孩,他母亲为此还只准备了全套的女孩子的衣物,结果出生后却是个男孩,也只好先暂时用着女孩子的衣物了。
男人女人从出生到死亡都应该是平等的,只是由于受传统习惯、生存条件、文化宗教等因素影响,不同地区、不种种族的人对男女的态度才产生差异化。在我看来,男女之间没有什么差异,每一个生命都应该得到尊重和公平对待,真正存在差异的是人的思想和行为,人的高贵和低贱也是因此而产生的。
推而广之,同性恋者也一样应受到大家的尊重。我不是同性恋者,我接受不了同性之爱,但这不影响我尊重他们。我接受不了的东西但别人能接受,我还是能理解个体存在差异性的,尊重异同,世界因此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