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终究是难以把握的东西,我不可能长久地依赖它。
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故事,当你望向它的深处,就能看到它的秘密,无一例外。这种秘密不等同于单纯的创伤,它很复杂,包含着爱,接受,某一方或几方的妥协,也当然会包含着矛盾和疼痛。
为了追求幸福,我们都曾经拼尽全力,过程都是万分辛苦的,所有的努力都是试图将生活中所有的“不寻常”矫正为“寻常”。
正因为“寻常”就是世人眼中的所谓“幸福”,矫正的过程,就是把日子过成常人眼中的样子。
他们无法放弃原本拼图里的构建,往往有时需要剧烈的碰撞,甚至把自己削成契合对方的形状。
生活的残酷在一出喜剧里当然是一笔带过,甚至从不着墨。
我怕给他们期待,我怕被他们高估。
作为父母,总得有一方要和孩子的懈怠作斗争吧,回过头来,你记住的都是他们的好。
我们在生命不同的时期,职业的各个阶段,都在面对不同的人。面对巨人,面对大众,面对强者,面对弱势……我们都是不同的人,不将自己约束在同一个形状的模具里,才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
位置不是别人给你的,而是你需要自己找到并安置的。
有时候自信是要像气球一样吹起来的,不吹起来没办法。
父母的情,是还不完的,父母子女之间,也许就是靠这一笔笔的债,你还我,我还你地欠下去。这帐没法算清楚,还债也不是目的,只能在每个人不长的生命里,尽可能地补偿,以爱之名。
我们了解每一次的选择带来的后果,却永远无法知道那些没有选择的路通往何方。
我告诉她,一场考试当然决定不了一个人的命运,但它能决定你很多个未来,直接或间接:你将来可能扎根的城市,你身处校园的氛围,你所接受到的教育,你在成年之后认识的第一群人,这些都决定着你思考问题的深度,你理解世界的角度,你内心小宇宙的温度,你对待财富的态度,你眼观国家与社会的广度,进而影响你工作之后身边的朋友是谁,你组建的家庭,你教育孩子的方式,甚至地球的周长,世界城市间的距离,和脚下每一处风景的远近,你所能到达最远的地方,你生命的半径,全都会被波及影响……
人到了一定岁数,就会逐渐失去安全感,怕失去,怕不被爱,怕被忽视。告别壮年,对生活中很多事都失去了控制,即便儿孙绕膝,人却恍若身处孤岛。内心的焦虑也无法全盘和孩子们分享,生怕影响他们的生活。(这就是需要老伴的意义)
死亡,是我们终将要面对的事,随着长大,它会更频繁的前来光顾,越来越残忍地逼迫我们面向现实。逐渐将挚爱之人从你生命里带走,这也是它向你一点点逼近的过程,它离你越近,带走的人就对你越重要,直到将你周遭清空,你便低头就范。
很多时候,规矩是立给自己的,不是用来束缚别人的,“知道并安排”是惊喜,但肯定不是他人的义务。
当一些机会找到你,用你用的顺手,如无特殊情况,就不会费周章地再去寻别人。
有些时候,你能力可以暂且没到位,但接受和完成,往往比出彩更让人欣慰。
有些努力,当时不觉费力,也并不指望什么回报,但它们都算数,统统算进你的成长里,某一个不经意的瞬间,就会给你施以回报。
人在面对重重压力时,也会如同一团纸,你根本无从知晓上面的文字有多优美,遣词有多精准。只有把自己捋顺了舒展了,胸膛挺起四肢伸开了,心态拿平姿态放稳了,真实的水平才能呈现在人们眼前。
绝大多数抱着试试看心态的人,几乎不可能真的云淡风轻,往往需要用淡然的托辞去掩盖自己的欲望,也适度降低旁人对自己的期待,以便不成功时全身而退。每一次尝试,我何尝不也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但我很清楚自己心里那冒尖儿的欲望,她撺掇我去尝试,期待着最好的结果,但理性也逼迫我要同时抱着最坏的打算,这无可厚非。
我的斗志是别人给的,不合身地穿在身上。我会常常审视自己,无论是独处的时候,还是在工作当中,我能越发地认清自己平庸的本质,一切光环都是精雕细琢出来展现给别人的。时间越长,平庸的马脚就露的越多。
生活中的某一次选择,并不是将你带向正确的唯一答案,而是指引你在自己选择的路上坚定地走下去的力量,至于它能否让你感知幸福,全在自己和接下来的无数种选择里。这是选择的有趣,和无奈之处。
但对于我,一旦遇见常人难以企及的好事,就总不免产生担忧。
你,何德何能?如今获取的这一切,将要付出多大的代价还回去?还记得能量守恒吗?不要为得到而失意,永远要为失去而做好准备。带着得失间复杂的心情,带着每当好运降临就忧心忡忡的习惯,在冰面上行走。老天定是公平的,踏踏实实,低调做人,这样才不会在难题来临时,显得过于狼狈。
每当你身上散发出源于人性的关怀,对身边人的同情共振,你就更能俘获人心。这并非能够后天训练出的技能,而是源于我们心底里的悲悯,和历尽生活的波澜后内心世界的平和。
一个人的归属感,是由自己的内心决定的。你在一个单位,一家公司里能不断创造出价值,不断提升能力,甚至每个阶段都感受到自己微小的进步,你才会找到自己属于这里的理由,否则,你的存在只是一串工作证号而已。
相比现在有些麻木不仁的我,那些找不到方向的日子里的,更善于思考,也更会把情绪诉诸于文字,现在这些灰暗的文字看起来有些好笑,但我笑不出来,甚至有些怀念那个善感又文思泉涌的时间段。人生的所谓低潮,是心底的灵光最活跃的时候。如果你也恰好在自己的低潮期,那就再好不过了,这意味着你可以真正沉下自己,梳理和记录所有火花与灵感,孤独与思考,它们会增加你的厚度,让你看清自我,看到欲望与梦想,存在与虚无,这是在你衣食无忧后,再也找不回的状态。
生活并不总是充满阳光,我也并不是一直不知足不进取,我将一段一段的经历和对自我的感受的剖析,细细梳理下来,这让我对自己有更清楚的认知。
诉说是流淌,写字是挖掘。
敏感是年轻人的通行证,矫情是青春期的座右铭。
作为资深演员,阅历丰富的长者,您对年轻人有什么人生建议?
“请不要问我这么难的问题,如果我是年轻人,老年人说什么我都不会听。”
各自解决问题吧,中年人的问题也不少。成长的感伤和喜悦就留给自己,诉诸文字,那些疼痛用时间和经历去解决去消化。
给你压力的,让你紧张的,是你在意的人,也是你首先要攻克的人,越怕就越要直面,四目相对,你会得到一个微笑,你也笑笑,领导反而不好意思了。
任何拥有的终会失去,如果这样想,总会觉得悲哀。或许我们从来不能真正拥有什么,只是在路上,经历,体验,拥抱我们遇见的一切。
学会动情和用心。
身处同样的轨道,时间久了,每期节目相差不大,看上去无比忙碌,但当你放空下来的一瞬间,这种重复感会让你怀疑这一切的价值。甚至有时努力显得毫无意义。
这种感受总会逼迫你尝试一些新东西,但你会忽然发现,因为自己太习惯在“框框”里生存,太依赖“框框”的庇护,不知不觉中已经变得放不开手脚,思维也僵化了。
时间长了,你就知道什么是合适:合适不是天造地设,合适是先踏踏实实过日子,你为了她变得更好,回过头来看你们走过的路,拌过的嘴,伤过的心,都是幸福路上的砖。
我可以努力工作,但工作除了要创造价值,更是要为了好的生活。
制作美食的秘诀永远是:大自然恩赐的食材,和来自内心的记忆和情感。
永远不要对一个目标百分百的把握,往往几乎所有的“势在必得”,最终都会铩羽而归。我想对此你一定深有感悟,仿佛是宇宙间冥冥中的一条定律,专门用来惩罚那些志得意满,收敛过高的期待。
我无法一个人生出勇气,但如果是为了别人,尤其是我在乎的人,我发现自己愿意去“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