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一位朋友不相见已经很多年了,确切地说是13年。约好了见面地点是一所学校的报告厅,因为我刚好在那里参加一个读书活动。于众人之中,“我一眼就看到了你。”朋友这样说。我完全相信她的眼力,也相信她说这话时内心所饱含的真意。不是寒暄,不是客套,而是本能地自然而然之语。
和学生时代相比,她更加精致与漂亮了,笑容还是一如当年那般灿烂。没用任何的回忆作为聊天的铺垫,我们立马进入到火热的交谈之中,就从眼下的实景开始,却也毫无隔阂,亲密无间。事实上,见面之前我们的微信聊天记录屈指可数,若非此次是到她所在的城市来出差,我想我都不会主动联系她。但事实就这么奇怪,时间居然没有冲淡我们的友谊,我俩都有些纳闷这样的感觉。当她带着我站在市民广场看璀璨的灯光秀时,我们又不约而同地想起了有一年寒假我们在老师家玩闹、留宿的情景,双双笑出声来。这种无言的默契实在让人感慨。
人生难得一知己。我们仅仅只是同窗共读过两年。记得我走进班里第一个认识的人就是她,第一位同桌也是她(教室一时没有桌凳,我就挤在她的座位旁)。作为班长,她受命接待了我这位开学一个月后才来的转学生。
离开学校后,我一直从事教师行业,尽管有从私校到公办,从中学到小学的兜兜转转,但毕竟一直固守在三尺讲台,思维与眼界难免有些受限。她则师范毕业后又念了几年的旅游与外贸专业,自参加工作以来,基本在各个国家跑,出差的时间远远大过呆在家里。
即便是来自这样完全没有交集的两种人生经历,我们却依然秉持着当年青春时的一颗初心,一见如故。或许,真正的朋友就是这样,不管岁月如何变迁,不管相距多么遥远,对待对方的真情,彼此都未曾改变。
生活中很多人都注重仪式感,常说感情也要经营,不管是家人还是友人,既要花时间也要花心情。虽然我也赞成这种观点,实际中却总做得不够好。与朋友的这番见面或多或少也减轻了我的一些愧意,也使我认清了一个真理——君子之交淡如水。
不由的,便想起了曾经读过的一本书——《君子如玉》。
常说名如其人,一本书的命名似乎也可以如此。看到季羡林老先生的这本《君子如玉》时,立马就想到他的那幅清瘦矍铄、安之若素的样子,总觉得淡泊俗尘,与世无争之类的词汇就是为他量身定制的一样。
记得在手机里边看边翻页地浏览时,我有过好几次心酸,想要落泪。同时也心潮起伏,有话要说。等到彻底看完全书,竟又言语阻塞,不知从何启齿了。怕自己不能凝炼地理解全书的内容,我还特意查了百度:本书主要收录季羡林先生回忆同时代恩师故交的文章,共分三辑53章:第一辑,君子隆师而亲友;第二辑,留得枯荷听雨声;第三辑,平生风义兼师友。在书中,民国的星空下,谦谦君子,温润如玉。那个年代涌现出一批或迂或痴或狂的“民国先生”,他们以“士”为守,以“雅”为基,他们迥然于当今的风度、胸襟、学识和情趣,穿越历史,透过季羡林先生的文字扑面而来。
确实,得知这些先生的风骨、治学、才情以及独特个性早不是第一次了。在大型纪录片《先生》、在《教师博览》文摘版、在特级名师王木春老师的著作《先生当年》里,我也曾读到过不少季老此书所提及的先生们的生平轶事。
敬仰民国时期前辈们的精神由来已久。但与以往看到的人物回忆录大有不同,季老这本书几乎是在追悼,书中的文章基本都写在每一位先生离世之后。作者的各种情感贯穿字里行间,有感激、怀念、内疚、不舍,也有依恋、伤心、难过……
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生者诚挚怀念死者,笔触间流露着伤感更是在所难免了。并非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无可奈何,也不是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欲绝,而是知音离去,恩师不再,挚友走散后的落寞、寂寥与心怀空荡。
季老数次在书中写到“我的眼泪已经干了,我想哭,竟也流不出泪水来,我的泪腺早已因先前流的太多而干涸了。”欲哭无泪,肝肠寸断之痛啊,其实我们并不是惧怕死亡,而是无法面对因死亡而带来的伤痛。我们不敢应对离别也是因为不能接受离别后的感伤。
年岁增长,我对待情感的认识也逐渐愈发明晰:相信了宁缺毋滥的执着,懂得了“话不投机半句多,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叹喟,也体味了“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惆怅与寂寞。
又回到身边这位朋友,与颜值俱进的还有她的内在与实力。听完她的娓娓诉说,我才知道这些年她遭遇了我所不能想象的挫折与失败。是骨子里的韧性与善良支撑着她一次又一次重新起立,从而更能淡定与达观地对待友情。很荣幸,我于她而言,属安全情感范围内。
她还说自己久居职场已经距离书本太远太远,向我打听有什么好书可读。我还没来得及开口,她拉着我到了一座书城,两圈没走完,她就捧起一本书坐在那里不愿移步了。
出差返回后,她告诉我她已经在手机里下载了我推荐的樊登读书APP,每日上完班必听,还连带着家里的小儿,母子俩乐此不疲。再过几日,她又给我发来了自己的第一篇简书作品,真实记录,热情洋溢……我也不禁再次笑由心来,就如那晚她站在我的面前,说:“为什么这么多年了,我们一点没变?”
有知己如此,夫复何求?唯欣喜,唯用心珍惜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