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整个2016上半年,平均每天工作3、4小时,而且还能双休,有大把的光阴等着我去挥霍。上班没什么事情,我可以看小说、聊微信玩一天,老板也不怎么管;反倒是周末两天经常约朋友吃饭、陪老婆逛街看,“工作量”比平时还大。
你懂的,这样的生活简直比皇帝还舒服,像神仙一样自在。按说应该非常惬意才对?可是我越玩越空虚,一天比一天焦虑——我受得起这种享受吗?
经过半年时间的挣扎、反思、沉淀,几乎是“自杀”一般,我终于逐步改变了这种自由散漫的状态——现在我过上了“理想的生活”——永不休假!!
例如去年的元旦节,我是这样过的:
1。看小说到深夜,然后睡到自然醒
2。洗漱,吃午饭,打电话问朋友有什么安排
3。看电视玩游戏,或者出去逛街
4。晚上陪老婆看电影,吃夜宵
而2017元旦,全公司都放假了,我却跑去上班:
1。早起:6点起,7点20到公司,比平时节约40分钟
2。文章:完成了“装的最高境界”文的构思
3。整理:电脑资料归类整理拷贝
4。拉伸:做拉伸和冥想,补充体力,爽!
5。演讲训练:罗辑思维跟读、背诵;朗诵羊皮卷
6。检查:给邓丹和丁宇曼写信,汇总专题的问题
7。午饭:带了昨晚的饭,热了边吃边刷微信
8。午休:洗碗,小睡半小时
9。修改专题:大约一个小时整理修改完毕
10。名优特:整个下午完成方案并发送给老板
11。听微课:回家的车上听了大半,到家,晚饭后听完
12。拿快递:中通和快递柜2个,和家人聊天嗑瓜子
13。写文章:睡前“装的最高境界”一文完成并发表
2。
对于“永不休假”,大多数朋友应该会很奇怪:
“节假日别人都休息了,你还瞎忙个啥?”
因为——如果我总是在休息,怎么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是李笑来的一句话点醒了我——“所谓的节假日,都是别人用来放纵自己的借口啊,我们没必要按别人的方式活着,而应该用所有的时间来成长。”如果自己不算一算,你根本想不到每年大大小小的假期加起来竟然有一百多天!所以笨鸟先飞的第一步,就是要拒绝“随波逐流”的休假,迅速完成“有效成长时间”的积累啊!
“难道你不需要和朋友聚一聚?”
因为——我发现大多数的聚会喝酒只是在装逼吹牛刷存在感,或者抱怨诉苦博取他人同情,并没有产生任何有价值的思想。后来看到“彪悍一只猫”在《普通人快速崛起的十大狠招》中说:和好朋友一起成长,才能更好的做朋友。我一下子觉悟了:要聚可以,必须共同创造些什么,提高些什么;反之,如果你只会喝酒吃肉而不愿意花力气完善自己,那么将来我们必定会分道扬镳——所以,不如现在就互相忘记。
“每天工作每天工作,不会把自己累垮吗?”
因为——首先,人必须战斗。长期的安逸,纵然森林王者的爪牙也将失去锋利,更何况我原本平凡。其次,如果懂得为每一件正确、而且重要的事情赋予意义,你根本不会有一丁点的疲累啊,你只会“乐此不疲”、“根本停不下来”。最后,所有的胜利,都要靠行动的累积;所有的进步,都需要时间来磨砺——而工作就是最好的修炼场。
3。
从知道到做到,中间有十万八千里的距离。
接下来我要分享“永不休假”的3个最大障碍,以及克服它们的方法:
首先,你一定会遇到身边人的反对。对此我的经验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例如我不断的跟妻子沟通,告诉她,不是我放假了却不愿意陪她聊天、逛街,而是更愿意和她一起成长,磨合了很长时间后,现在我们经常约好了假期一起读书而不是看电视。又如,现在有很多每天早起、每天写作、每天运动的社群,加入进去互相鼓励,你会发现有目标、有意义、有伙伴的时光,比无所事事的假期快乐一万倍!
其次,你可能还是会觉得“累”,很难坚持。怎么办?第一个方法是“赋予意义”。如同上文当中提到的一样,你必须要为“永不休假”这件事赋予很多个意义,你要100%相信它会改变你的命运。第二个方法是,你要常去寻找“协同”。比如我每天做拉伸运动,可以消除疲劳、保持精力,那它和“时间管理”这件事情就是互相促进的“协同”;又比如我每天写作,对于我的主业——策划能力的帮助不可谓不大,因为每篇文章的选题、构思、标题党、梳理逻辑,都不亚于独力完成一个产品的设计、生产、营销、服务的全步骤啊。
最后,你很可能逐渐陷入“低水平重复”,投入很多假期却感受不到提升。所谓“放纵如山倒,自律如抽丝”,想要持续获益,我的建议是——为你所学的知识/技能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例如我的假期要用大部分时间来阅读、听课,但我不是读完就放下了,而是把书中特别触动自己的观点记录下来,写成文章发表到简书和公众号接受读者的考验。每篇文章的阅读量、点赞数,尤其是那些留言鼓励的朋友,都会激励我继续学习、分享更多好的知识。
4。
大约去年9月份开始,为了一鼓作气考到驾照,我必须利用每一个假期。到现在为止的120天,大约有15个周末,中秋国庆元旦3个节日,我得到了额外40天学习成长的时间。这期间,我写了70多篇文章,读了10本书,听过30多节微课,为公司策划的活动和文案再也不需要老板检查修改,他说“你觉得可以了就行,我放心!”——而常常休假的普通人,可能需要再多两个月才能有同样的“积累”。
现在我的简书和公众号自我介绍是这样的:
刘超军666,阳明心学践行者,原创作者,擅长忘记,喜爱孤独。希望号召1000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过坚持学习、没有假期、永不退休、奋斗到上天堂前一天的生活∩_∩…
我休了很多假,最后发现我没有更幸福,相反的,我有很多一拖再拖、想做而没有做的事情,人生越走越迷茫。现在我不休假了,但是并没有半点疲惫和痛苦,相反的,我每一天都斗志昂扬、收获满满,感觉人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希望!
亲爱的朋友,你想和我一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