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武志红在短短3个月内考上北京大学的案例,觉得很有参考性。他提出了考试轨道轮。这个方法他在自己的课程里也提到过,当时就是拿政治做了例子,当时就觉得这个完全可以在教学中试试。
一直都觉得会考试也是一种能力。在当今这个社会中,你知识储备高,未必会得到好的结果,还有懂规则,比如武志红就提到,他在高考之前的第一次模拟中,考了班级19名,虽然没有退步,但却很有挫败感。为什么呢?他之前拼尽全力复习,知识储备应该说是相当高,很多学科甚至把书都背的滚瓜烂熟,却得不到分。
当他在火车轨道前思考的时候,一辆火车走过后,他一下子通了:质量再好的火车,不在轨道上行驶,也走不远。而他即使复习的很透,不了解考试规则效果也不会到最大。于是他用了两个周的时间站在考官的角度看考试,不断的调整和探究,最后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大学。这让我想到了教学过程中,也需要培养学生这种思维。有很多学生不是不认真,而是怎么学都考不高分。也许在教学的过程中,方法的传授还是欠缺的。马上就要开学了,刚才突然想到可以试试一种方法,课上多给学生时间,让学生自主复习的同时,站在考官的角度真正去出题。比如一堂课可以这样设计,前半堂课自主出试题,后半堂课模拟考试。前半节课,学生作为考官去设计题目,通过对书本的研读,去找出重点难点。这个过程可以分小组,比如这个小组设计的题目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本着提升大家对这节课的深度理解的原则。
这时要给予一定的指导语,协助学生充分进入身份,真的去研究哪些内容可以作为考察的知识点。试题形式可以参考中考题目:选择题和主观题。注意的是不仅将题目设计出来,还给出答案,同时给出试题分析。
后半堂课,不同的小组互换试卷,采用闭卷的形式,以小组形式完成。之后试卷再交换回原小组,来进行评分,最后小组长交流答题情况,分享这节课的重点内容。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站在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考试这件事,而不是一味的埋头学。同时,课堂形式多样化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新的刺激,无论效果是否明显,都可以不断的尝试。重复旧的只会得到旧的结果。作为老师,如果只是想停留在几十年如一日的方法上教学,是很没成就感的。不敢用新方法,也是害怕改变的一种心理,它背后是怕失败。为什么失败会如此可怕?因为失败会带来很深的、难以言说的羞耻感,使其不敢去创造,甚至都不敢生出渴望。我以前就惧怕换新的方法,我怕孩子们有预期,而这个新的方法会让他们失望。我会想象方法使用后的没效果,这让我觉得自己还不如不做,不做的话感觉是平淡的,做了没效果反而感觉是羞愧的。而事实是,做和没做也许结果是一样的,心理上为什么如此不同呢?因为全能自恋让我们觉得自己一做就会做的非常好,如果没有,就说明我们是坏的,是不好的,这个坏是是站在了别人的角度来评判自己。自己理解的失败也许只是生活中的一种结果,这个失败只是自己的一个感觉而已,对别人没有那么大的影响。书中提到了一个故事,坛城沙画。它是藏密大型法事中会启动的一种宗教艺术。喇嘛们会用彩色的沙砾化出奇异瑰丽的佛国世界,非常美轮美奂,但这个艺术活动的最后一步,会毫不留情的毁掉作品,这个活动的寓意就是无常。这个过程很磨练心性。其实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这样磨砺一下,所有的事情都会起起伏伏,生活亦是如此,你只需要创作不同的生命状态,过程才是真实的,结果留下与否,都只是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