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
生活中,我们在亲子沟通中,有没有遇到下面类似的场景:
年幼的孩子正在乐颠乐颠地吃着雪糕,然后一个不小心,雪糕“吧唧”一下子掉地上了。孩子瞬间大哭起来。
我们看到这样的情境,通常会怎么做呢?
赶紧跑过去安慰安慰孩子:宝贝儿,不哭不哭啊,妈妈再给你拿一个,咱家冰箱里还有呢。
可是,偏偏奇怪的是,任凭我们怎么安慰孩子,孩子就是不愿意,指着地上已经碎了一地的雪糕,哭着跟我们说:不要,不要!我就要那个!
我们就奇怪了,这孩子怎么就那么执着于地上的那个呢?妈妈再给你拿一个,也行啊?
孩子偏偏不愿意,依然跺着脚,哭着要地上的那个。
其实,我们不知道的真相是,孩子在表达一种情感需求,孩子需要的是被妈妈看见,看见的是她如此喜欢那个雪糕,看见的是她还没来得及好好品尝品尝,就掉地上的难过情绪,看见的是她此时此刻的情绪和未被满足的心理需求。
如果,这个例子还不能够让我们理解深刻的话,那么,我们举一个夫妻间常见的例子。当我们下班到家,非常生气地跟老公诉苦:老公,我们单位的领导真该死,气死我,无缘无故地罚我200块钱。这时候,我们希望老公怎么回应我们呢?如果老公说:那肯定是你做的不对,要不然,领导为啥不罚别人,偏偏就罚你呢?此时此刻,我们需要的是老公那无比理智、无比正确的大道理吗?
显然不需要,我们就是想吐吐槽,诉诉苦,满足一下自己的心理需求,舒缓一下情绪而已,让情绪有个出口而已。可是,有的老公偏偏死心眼儿,非得跟媳妇哪壶不开提哪壶。当媳妇的情绪没有出来时,老公说再对的大道理,我们也是难以听进去的。
那么,老公恰当的做法是什么呢?老公可以这么说:你单位领导早就该死了。走,媳妇,你说咋弄,咱们现在就去收拾他去!敢罚我媳妇钱?敢给我媳妇委屈受?
想想看,我们心里是不是可美,是不是得到了极大的安慰和满足。当我们的情绪被老公看见后,当我们的情绪有了出口后,我们的理智脑就会回归正常,通常,在这个时候,我们可能会说:哎呀,算了,算了,老公,我知道你是为我好的,咱别去找人家了,毕竟我也有做的不对的地方。老公,晚上想吃啥饭,我去做去。
我们如何能够练就这样的“看见”他人的能力呢?或者说,我们如何能够对他人的情绪有感同身受的能力呢?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当中去刻意练习这样的能力,比较好的方法之一就是,把自己代入到那个角色中去,假设自己是那个人,此时此刻,我们的心情会怎么样?
Part 2
今天,《论语.乡党篇》(第106节)就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孔子“感同身受”的方法。我对《论语.乡党篇》的态度从轻视到重视,再到觉悟,和有所收获,这就是论语训练营的好处——学、思、悟、行。
我们听先一听原文——
见齐衰(zī cuī)者,虽狎(xiá)必变。见冕者与瞽(gǔ)者,虽亵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有盛馔(shèng zhuàn),必变色而作。迅雷风烈必变。
乡党篇中,举了5个场景下的例子,来描写孔子的言行,相信大家都已经熟悉,具体如下 :
1, 看见穿丧服的人,即使平常关系亲密,也一定会改变神色,变得肃穆。
2,看见戴着礼帽和失明的人,即使平常很熟悉,也一定表现得很有礼貌。
3,乘车时遇见穿丧服的人,便低头俯伏在车前的横木上表示同情。
3,遇见背负着国家图籍的人,也同样俯身在车前的横木上表示敬意。
4,有丰盛的肴馔,他一定改变神色,站起来行个礼。
5,遇到天上打雷和外面刮大风时,他的表情也会变。
大家觉得,这些场景有没有相似之处呢?对孔子的肢体动作和表情变化的描述,又是为了表达什么样的深意呢?穿越几千年的时空,来到当下,我们又可以领悟到什么为我所用呢?对我们有什么样的现实指导意义呢?
Part 3
【思考】
第一重思考——见字如面
表面上看,见字如面,分别描写了孔子在这5中场景下,发生了不同的神情和细微的动作。
第二重思考——神情和肢体
不管关系亲密或者陌生,孔子都会根据不同的场景遇见不同的人,神情和肢体动作有细微处的变化,比如或肃穆,或礼貌。再比如,或同情,或以示敬意等等。
比如,我们参加他人的宴请,不管饭菜如何,我们是不是都有必要跟主人表达一下我们的欣喜与热情呢?我们是不是有必要隔三差五地对主人上来的菜肴给予热情的回应或者称赞呢?因为,这是一种礼貌,更是一种对主人忙忙碌碌、热情款待我们的“看见”。也许饭菜并不如我们口味与心意,也许这些是我们已经司空见惯的菜肴,但是,在主人那里,这已经是他竭尽所能的,和他所能承受的能力范围内来款待我们了。
大人尚且不容易做到,更何况小朋友?身教大于言传,为人父母,更要带头做好,用身教来影响孩子,这可比言传更加让孩子容易接受。
再比如,当我们带着孩子爬山时,偶遇挑山工负重前行时,我们通常都会露出惊讶的表情,同时报以怜悯之心和尊敬之意。
当我们看到穿着丧服的人,我们的内心是不是也会心头一颤,脸色肃穆?
试着去感受和观察一下身边环境带给你的些微变化吧,让我们活在当下。
第三重思考——不找
这是孔子的刻意吗?如果是这么理解孔子的,那就显得狭隘了。从《论语》中,我们不难发现,孔子是一个“不找”的人,是一个不刻意的人,他能够到达“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人,孔子之乐是一种不找的自然生发的“乐”。由此可见,孔子的神情和肢体动作也是一种“不找”的自然呈现,让我想到心理学上有一句话:心与行为匹配,人和环境匹配。
第四重思考——说明了什么
我们常说,相由心生,腹有诗书气自华等等。其实,它们就是在告诉我们一个现象:我们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就是我们内心世界的写照,我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在某个特殊场合下,有什么样的细微之处的肢体动作,往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们的内心世界,反过来,我们的内心世界又来指导我们的言行表情等等。
所以,这5个不同场景的描写,深刻地反映了孔子浓浓的人文主义情怀和仁爱之心。其实,它们也是孔子内心世界的一个写照。
在我看来,孔子是一个极富人情味儿的人,他用一颗柔软的心来对待这个世界,对他人的感同身受的能力敏锐,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跟这样的人相处,他总是能够看到我们的心理需求点儿,跟这样的人相处是一种舒服的生命状态。
第五重思考——现实意义
当我们对外在的世界有了同频共振的反应,快乐着别人的快乐,悲伤着别人的悲伤的时候,我们表达了对外在世界的关怀与同理心,我们的生活就是活泼的、敏感的。
相反地,我们就是呆滞的、麻木的,什么都刺激不了我们的麻木。比如,当我们看到挑山工负重前行的时候,我们的内心没有丝毫的触动的话,久而久之,这种麻木与视而不见,会让我们对他人的痛苦、辛苦,以及付出等等,都逐渐变得没有感觉了,慢慢地,就从“麻木”变成了“不仁”。
一个麻木的人感知不到痛苦,同样地,也难以感知幸福,也难以幸福起来。他感受不到生活的小确幸,感受不到生活的乐趣,感受不到四季变幻的魅力,对什么都索然寡味,好像行尸走肉一般,自然也就无法体会人生的美好。
当我们学着像孔子那样不断地增加自己与世界、与周围环境、与他人的情感链接后,我们就具备了感同身受的能力,我们再与人沟通中,就具备了洞察力,从对方的肢体语言中觉察和判断一个人,这也是把握心理能力的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