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文化的角度讲,我国文化一直信奉一种“天地君亲师”的观点,而就历史家族延伸的角度讲,确立继承人注重立长,立嫡,从我国古代的原有的生产力水平出发,我国长期处于小农经济的发展阶段,总体而言,从文化,经济,政治以及外部大环境等多角度的考虑下,我国是一个非常注重家庭的有着长期传统文化的国家,当然,这并没有什么不好。
只是不可避免的会催生一些弊病,比如题主所说的“部分父母不懂以及不会尊重孩子的行为”。一方面,由于传统文化根深蒂固,很多父母受传统文化,父辈祖辈影响,不懂也不会尊重孩子。哪怕是部分受到高级教育的,接受尊重孩子这种思想的父母,也不一定能够做到在方方面面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另一方面,家长的经济地位,知识阅历,传统思想的家长权威,使得我们的大部分家长们在面对孩子时,不可避免的带有上位者的思想,因为在这个家庭中,我们的家长在很大程度上掌握着话语权,所以这样的一种地位的不平等、话语权的绝对掌握,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很多父母多数不会懂得尊重孩子。
当然,也会有这样的父母,比如我们新生的90后父母(不过说这个话,答主好惭愧啊,毕竟刚刚被老弟嘲讽没有男朋友的人),这样一群父母,他们接受着新的思想,也有着新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可是在很多时候,接触时,我们也会发现,他们也并不会真正的尊重孩子,比如像西方父母那样,蹲下来和小朋友说话,面对孩子犯的错误,第一时间不是着急呵斥,而是弄清楚孩子犯错的原因。其实,孩子之间的打闹实属平常,工作性质原因,我就了解到这样的例子,两个孩子打架了,我很奇怪,就和两个小朋友聊天,一个小朋友说,我想和他玩,所以抱他的腰,另外一个孩子说,我以为他要打我,所以我就打了他,然后自然就打起来了。所以,告诉孩子,如果要别人和你玩,要语言邀请,不要有身体的动作就好了。其实我们的孩子们大多单纯。好了,言归正传,为什么有着新思想、新观念的90后家长也没能做到真正尊重孩子呢?
除开大环境的影响,对于父辈的模仿,我还想提一点。就用最近陪老妈看的电视剧《陪读妈妈》中丁一一爸爸的话来说吧,原句记不太清,大致意思说一下:这世界上有很多职业要经过培训,要经过技能学习,唯独父母没有经过培训。可是只是这样子,你就能说你妈妈不爱你吗?不,不是的,她比任何人都要爱你。这一项角色的扮演,拿工作来举例,职业不顺心了,可以辞掉,可以换份工作,可是,“父母”不可以。这是一项一辈子的“职业”,或许在很多孩子眼中,他们的父母都是不合格的,可是他们也在不断的让自己适应这个角色,也在陪孩子成长。
也就是说,我们很多的父母,成为父母,特别是面对这样一个伴随终生的“职业”,谁又能保证能够一直完美演出呢?我们的父母也是活生生的人,也会有喜怒哀乐,你又怎么能要求他们能够一直“完美”的按照你的要求“尊重”呢?
其实,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没有想到一不小心就写了一千多字,但我还是想接着探讨一下“尊重”这个词。很多孩子嚷着爸妈不够尊重自己,是的,包括我自己曾经也嚷过,可是,我们在提出这个问题的同时,我们有没有反思下自己,我们又有多少人“真正尊重”了我们的父母呢?
每个时代都会有个性化的观点,都会有不同的反思和思考,这都没错,正是因为这样,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教育都在不断的成长。正如上文所说的那样,我们的父母在知识阅历,经济基础上都占有着话语权,这是完全应该的。当孩子的思想,认知不够成熟时,确实应该听从父母的意见。很多时候,是前辈的意见与父母的意见一致时,我们却只听的见外人的看法,而看不到父母的疼爱。这如何不让父母心酸呢?当然,不可否认,我们的父母可能在表达方式上存在不够稳妥之处,但是身为和父母生活了那么多年的你,竟然看不出父的“心”吗?
好了,再次言归正传,否则就成“标题党”了。
每一份尊重都是相互的,我们在要求别人,尤其是我们最亲最爱的人时,先给自己提好要求,希望父母尊重我们,我们要先学会尊重父母,希望父母说话更顺耳些,我们说话也要更顺耳些。
大环境,历史因素,文化影响,在很大程度会导致我们父母对我们的态度可能不尽如人意,但,父母是一生的职业,子女却不是一辈子的事情,有时候,缘分就那么些,在时,要好好珍惜。
(还没有成为父母,可能也成不了那种尽善尽美的父母,但希望今天的思考会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