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尚未踏足内地之前,我曾沉浸于香港电影的世界,一度认为香港的创意似乎已近枯竭。然而,当我再次回归,我仿佛被点燃了创作的热情,对这座城市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探索的渴望。我无法确切描述那种转变,因为我们每个人的想法都在生活的磨砺中不断演变。
近年来,我重新投入到香港电影的怀抱,连续执导了多部本土作品,并有幸获得香港金像奖最佳导演的荣誉,不少影迷视我为港片复兴的希望。五一档期的《九龙城寨之围城》在上映前便备受瞩目,尽管我从未亲身踏入城寨,唯有姐姐的一次意外造访,她的恐惧让我对那个神秘之地产生了强烈的好奇。
为了真实再现那个时代的氛围和细节,我们不惜投入巨资重建了九龙城寨的场景。尽管其他剧组曾搭建过类似场景,但我们坚持追求原汁原味,力求最大程度地贴近历史。这种执着源于我们对那个时代物件和气息的珍视。
在这个过程中,香港M+艺术博物馆主动提出希望收藏我们的置景作品,但由于其脆弱性,我们不得不婉拒,因为这意味着“九龙城寨”将无法永久留存。尽管如此,城寨的精神和文化已深深烙印在影片之中。
电影中的武术指导谷垣健治,他的创新源自于日本电子游戏的经历,而动作明星伍允龙则在试镜中展现出超越自我界限的表演,这都是《九龙城寨之围城》中香港魂的具体体现。电影中的各种文化元素,如神打、硬气功,甚至是来自武侠小说家的演员扮演,都展现了香港文化的丰富多元。
我不仅在讲述故事,更想探讨一个普遍的主题:无论是内地青年还是香港青年,都在面临相似的挑战——如何在努力中找到意义。这不是一个无解的问题,而是一个关于成长和探索的过程。我提醒自己,不应只停留在对过去的回忆,而应鼓励新一代去寻找属于他们的道路。
在创作《九龙城寨之围城》时,我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个人经历,尤其是对两代人交替的思考。尽管有时会面临批评和质疑,但我始终坚持自己的选择,尊重年轻导演的成长空间。正如我的女儿在《杀破狼2》中的故事,生活中的巧合和挑战都成为了我创作的灵感源泉。
总的来说,香港对我来说,始终是个激发创意的宝库,即使在看似枯竭之时,也能找回无尽的灵感。我期待着未来,无论在何处,都能继续挖掘和分享这个城市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