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源头是黑格尔哲学。但是辩证法最早的发端可以追溯到中国在甲骨文之前的易经文化,后来的老子,孔子,运用的都是早期的辩证法思维。西方哲学家巴门尼德,赫拉克利特,柏拉图等都运用的辩证法思维。亚里士多德发现了其中的一些不可确定的弊端与混乱,引导他去探索和回溯逻辑的确定性,即“必然的导出”和“形式逻辑”。
辩证思维在占据人类思维活动的90%以上,因为越是简单的东西就越稳定,越有效,它使我们在日常选择中更加相对坚定,避免非确定性的动摇。粗略的二分法是人类最早的依存方式,如“矛盾论”即表达着“非矛即是盾”,就把确定为“矛”之外的东西通通表达为“盾”,虽然这种说法并不可靠,因为矛以外的东西不可能都是盾,还有杯子,罐子,椅子,房子等等等等,但是对于求于“矛”者,这种混乱的排除法却最为有效。
辩证法是相对主义的定性逻辑,其绝对点是失位者自身,起源于“时空困惑”,与康德的“时空证明”同质。这句话看起来让初学者很难理解吧,举个例子,就是我要拿起石头去打一只鸟,我一定先要确定它的高低,远近,左右,但这个位置纯属是以我为中心的相对定性关系,这种相对关系也就是时空关系。再比如我们所说的前后左右上下,它是以我为中心的我的前后左右上下,如果我移动了,前可能又变成了后,左又变成了右,上变成了下,这就是辩证法中A与B的相互转化。在我们无法找见绝对位置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建立这种相对关系避免自己发生时空混乱。
辩证法是逻辑概念化的必须,它源于动物知性逻辑趋于混乱的的代偿过程,因此说它是理性逻辑的起点。这一句说完我也是醉了,我也凭借浅浅的理解,试着解释下,专业人士不要取笑哦。在宇宙诞生的时候,可能仅仅存在着一种或者二种基本粒子,相对于这种粒子,它面对的世界非我即它,不需要辨别,也不需要有这种辩识能力,但是随着这一种或者二三种粒子逐渐演化,即是老子所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过程”,由这简单的粒子不断组合分化再组合,竟然演变出92种天然元素,又由这92种天然元素,合成成千上万种分子,最后又演变出自然界的大千万物。而物与物存在着彼此依存的关系,必须从周围的物质中辩识出赖以生存的东西,所以便逐渐进化出识辨能力。据生物学家研究,最早出现视觉的是三亿年前的扁形动物,在这以前更早的单细胞生物是不存在感观的,仅靠受体与外界产生能量交换,而随着生命进化的过程,扁形动物出现视觉,为了生存它需要看到依存的东西,对于其它不需要的东西,自然也是看不见的。所以感观是生命为了求存而不断进化来的,为了在众多外界存在中寻找依存的东西,而不能产生边界的模糊。再比如人类把光谱中320纳米波长范围的连续波竟然识别成150多种颜色,如果不是这样,很难想象一只猴子如何从一颗树叶茂密的树上识别出一个桃子。说明在对象复杂的情况下,为了克服思想的摇摆和动摇,把它整顿成一个主观的思想模型来克服出现的混乱,这就是辩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