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之遥》:生与死的距离(导读)
《一步之遥》里是有文章的,但不是你们看到的那个……
本片是《让子弹飞》的续集,并与《阳光灿烂的日子》一脉相承。它演绎的依然是导演姜文的精神世界。
影片解读的关键其实只有两句话:一是莎翁的名言“Tobe or not tobe,……”;二是片中覃老师所谓的“自然法则”。
影片的主旨是社会达尔文主义以及人的生存方式的选择。
马走日的两个旧友,完颜英象征了他的过去,武六象征了他的未来。可是现在呢?却是个问题。他不属于那个时空,所以注定要消失。
而项飞田现实、善变,唯利是图,可以看作是马走日在真实世界的一个成功镜像。
王天王是舆论操盘手;武大帅是时代大赢家。他们顺势而为,长袖善舞,成了新时代的骄子。武七是新势力的利益代言人。覃老师则是那个时代的“智者”。
普罗大众集体无意识。普通劳动者如钩儿姐只能委屈求全。
那是一个信奉弱肉强食的时代。
落后,不止是要挨打那么简单!
上帝已死,群魔乱舞。
哈姆雷特说:“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question.”
达尔文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借助乱世,撕破光鲜靓丽的文明外衣,姜文揭开了人性、社会和历史的底牌。
可是,作为自然界的一份子,作为高度发展的物种,人类的优势更在于其改造环境的能力,并因此拥有的了更多的自由。
“To be or not to be,……”也不只是简单的“生存还是死亡”的问题,在莎翁原剧中它还有更深一层意思,即“站着死,还是趴着活”,这是生存方式的选择问题。
当所有人都趴下的时候,马走日却选择了站立。
人生不是苟且,人生是远方,人生有更多值得坚持的东西。(知名音乐人高晓松语)
这也是姜文的选择。
在电影里,姜文给我们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但愿故事只是故事……
2015-03-28
注:本文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