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帝时期,传说颛顼“绝地天通”,制作了颛顼历。又传说后羿射九日,嫦娥奔月。
背景:
颛顼传说是黄帝的孙子,是上古五帝中的第二位。他在任的时候,民众中有10月太阳历,12月太阴历,8月北斗历、火历、六龙历、物候历(按着物候变化来计时)等各种历法同时在流行,十分混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颛顼加强了对天象的观测,同时垄断了对天象进行观测、记录、解读的权力,最终将各种历法统一成了原始颛顼历(与战国时的颛顼历相区别)。这就是所谓的“绝地天通”,也就是地上的人再也不能和上天直接沟通了,都要通过上天在地上的代理人,天子,来沟通。而这种原始颛顼历,以1-11月每个月30天,第12月36天的方式计算一年,应该是第一种统一考虑了日月星的三合历。
传说有10个太阳,在尧的时候,这10个太阳一起出现在天上,大地万物难以生长,庄稼被晒死,有英雄后羿射掉九日改变了这一状况。其实这个传说当是与历法改革有关,反映了使用了很久的一年10个月的太阳历已经在给当时的人们造成了很大的混乱。
10月历中,四季的划分十分不便,由于每年规定为365天而没有闰年,其长期运行的误差导致该收割庄稼的时候没有收割,而被晒死在地里的情况。同时因为每月36天,每月初一的月相不固定,潮汐的时间因此也就难以确定,所以对农业生产而言非常不便。另外10月历在天象观察使用中也多有不便,每月初一月亮的位置不固定,月相也不固定,如果刚好是满月,那就对其他星星的观察产生很大干扰。所以古人逐渐只留下了以地支为基准,将黄道分12区来观察天象确定历法,天干逐渐变成了对地支的匹配。这就是为什么在时间测量方面,十进制用得较少(古人每日时间分成100刻,最后也变成96刻的12进制了),而是用12进制这么奇怪的现象。例如一天时辰不是10个时辰,而是12时辰,东方西方都是如此。
古人最终发觉计时方面12进制非常高效,最终采用了用12辰作为观天象的坐标系(上图),将地支用于纪年(定位木星,12年木星循环1周,是非常准确的参照)、纪月(观察月相,1年循环12次)、纪日(与10月历中十二生肖纪日结合)、纪时(定位北斗,1天循环1次);天干作为辅助,主要通过日影长短作为参照系,用于纪年(土星30年循环1次),纪日(30天1个月),在纪月和纪时方面只用来配合地支:
后羿娶妻嫦娥,而嫦娥偷吃长生不老药,最后奔月,这个传说可能是与阴阳合历最后的形成有关。古人对月亮为什么也能像太阳一样落下又升起不断循环十分不解,屈原在《九歌》中曾感慨月亮有何德何能为什么能“死而复生”,所以就传说是偷吃了长生不老药;《山海经·大荒西经》有常羲生十二个月亮的传说,《吕氏春秋》记载“尚仪作占月”,这些应该是和十二月太阴历的形成有关(常羲是当时负责天文历法的官员,嫦娥,常羲,尚仪,可能是同一个人名的不同读法)。而后羿娶妻嫦娥,可能就是表达了把阴历和阳历深入结合的一种尝试。
颛顼历每年366天,每月30或36天,时间与月相并不一致,时间长了之后也会产生混乱。可能后羿在颛顼历的基础上,一方面彻底废除了10月历,另外一方面通过完善的月相观测,将每个月的时间改成了29天或者30天的大小月,最终完善了阴阳合历。所以,这两个故事合一,实际上应该记录的是我们上古的历法从12月太阴历、10月太阳历到12月阴阳合历形成和改革的过程。
顺便提一句,为什么有24节气,而不是12节气,或者8节气,10节气,16节气之类的?看下面图就能明白,阴阳合历的需要。既要照顾到阳历一年分8份的最基本要求,也要满足阴历一年分12月,每个月都要有节气的使用方便需要。因此8和12的最小公倍数,24,就是最佳选择了。
从黄帝时期10月历与12月历同时使用的尝试,到颛顼将阴历阳历结合的尝试,到后羿彻底废除10月历而完善阴阳合历,最终在夏朝形成了将月相、星象、日影三者统一考虑作为参照的三合历,也就是夏历。后世有更具体的叫法,叫“五纪历”:日、月、星(28星宿)、辰(12辰)、岁(太岁)(见清华大学收藏战国竹简《五纪》)。
这种历法,用圭表测日影,将两次日影最短的时间定为1日;以漏壶计时,将1日分成100刻,以每日日影最短时定为午时三刻,得到1日12时辰的准确时长,用北斗转1周作为辅助校准,以此为基准确定月和年的时长;以月相确定1月的准确时长为29.5天,以无月夜定为每月初一,每月29天或30天做大小月,结合月亮在28星宿的对应位置校正月份;以日影长短变化结合北斗星、火星、龙星等与北极星的相对位置,确定冬至时间、四时八节,以及一个太阳年的时长365.25天;一年设12个月,并以冬至所在月为子月,将不足1月的几天隔几年做1个闰月补足(19年7闰);以木星、土星的位置确定年份的天干与地支,木星12年一周,土星30年一周,木星土星地球每60年汇合一次,刚好为一个甲子,以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月亮太阳呈一条线的年份为甲子年(七曜连珠)。
这种历法相比于之前的各种历法,包括伏羲时的8月历法和10月历法,神农时的12月历法,原始黄帝历(10月太阳历与12月太阴历同时用)、原始颛顼历(每年366天,每月30或36天),考虑到了各种因素,准确性非常的高。而且由于每60年重复一个甲子的干支周期,与许多天文周期相暗合,经过多年观测,也被古人用于预测吉凶(见下表):
原始黄帝历、原始颛顼历、夏历最后互相吸收融合,经过商朝、周朝,融合成了一套历法规则,根据正月的不同,在战国时期形成了“古六历”:黄帝历(子月过年)、颛顼历(亥月过年)、夏历(寅月过年)、商历(丑月过年)、周历(子月过年)、鲁历(就是周历)。秦朝废除六历只用颛顼历,直到汉武帝时形成了太初历,最后流传至今而成为了今天的农历(今天所说的农历,不是阴历,乃是阴阳合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