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工作和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当领导吩咐一件不是很着急的事情的时候,往往这件事情会在指定的时间被耽搁,生活中也是这样,原本打算在周末前完成事情,结果过了周末还没有做。
或许你会说,我只是把事情往后推了推,并不是拖延。那什么才是真正的拖延呢?美国简·博克、莱诺拉·袁在《拖延心理学》一书中指出,想要辨识真正的拖延,看它是不是让你后悔烦恼,从而影响你的生活。
如果你因为工作程序和事务上的拖延,不断失信于客户,最终失去重要的客户;你因为工作和生活上的拖延,不断取消和爱人约定的出游和活动,最终导致离婚或是分手,这些都是真正的拖延。
一、拖延产生的原因
任何职业的人,都会拖延,只是或多或少的问题,那么拖延是怎么产生的呢?《拖延心理学》书中就有明确的阐述。
1、恐惧失败
拖延是害怕付出最大努力获取的结果达不到预期,比如“这个方案并没有我预期的好”、“这么久才做出这样一个东西”,这种担心反映了恐惧失败的心理。拖延是应付这种恐惧的一种策略。
对于许多人来说,责备自自己懒惰、不够勇敢,远比努力之后结果不尽人意带来的无能感更容易接受。通过拖延,表现仅仅反映我们部分能力,我们仍然可以相信我们的潜力是不可估量的。但是,也正是由于拖延,我们可能永远无法知道我们的能力极限在哪里。
2、恐惧成功
与恐惧失败相对的是恐惧成功。当你工作进展顺利的时候放慢脚步;当你得到很多认可和赞誉时,会感到焦虑;当领导准备提拔你的时候,你希望自己是个隐形人,如果你是这样,那你很可能就是一个恐惧成功的人。
恐惧成功的人,都有一个共同倾向,那就是觉得成功会使我孤立。有时候,恐惧成功的人,会觉得自己胜出或是升职,会给别人造成困扰,让别人觉得自己不在是他们当中的一份子。
3、争夺控制权
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处处设置着纪律和规则,遵守规则的同时,我们保有着对自己生活的掌控。但对掌控感特别敏感的人来说,讨厌任何加之于身的要求,拖延是获取掌控感的一种方式。
领导让你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可你偏不;你心情好的时候自然会做家务,而不是你老婆叫你做你就做。这些拖延问题的背后,都是争夺控制权和赢得独立自主的战斗。
4、抵抗压力
压力降临的时候,我们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肾上腺和皮质醇急速分泌,这是一种生物反应机制,我们的身体需要一定时间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
在这个紧张的竞争社会,我们时时都会压力重重:下周的考试、还款到期、与同事争执、季度考评,慢性压力会破坏我们的神经。压力会导致拖延,而拖延又会加重压力,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除了以上几个因素,生物钟,睡眠,疾病等一些生理因素都会引发拖延症。
二、如何打败拖延?
1、制定清晰的目标
模糊的目标容易引发拖延,比如学英语背单词,天天嘴里念叨着背单词,实际上并没背多少;比如减肥,雷声大雨点小的大有人在。你会发现,这些宏观的、不具体的目标会吓退你的信心。换个角度,你可以选择将核心词汇分成100组来背,这样每天的任务就非常清晰明了。减肥可以设置阶段性目标,一个月,一个季度分别减多少,可以预留缓冲余地,达标适当地奖励自己。一个合理、务实的清晰目标,有助于你完成任务。
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目标应该具有以下特征:
A、可观察性。
B、具体、特殊。
C、可以分解为几个小步骤。
D、第一步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
用行动来定义你的目标,让它具有可观察性。比如我想提升我的写作能力,我就制定了每周我要写3篇文,每篇文字数不少于1500字,倘若我想成为一名出色的书评人,那么除了写作之外,我可能还会制定每天阅读一本书的一个章节,并针对该章节写一篇读书笔记,所以总目标要细分成一项一项的小目标,这样才不会觉得目标过大,而一直拖延。
2、制定日程表
制定日程表,并在日程表中列出你所有必须要做的事情,当你完成一项目标的时候,就涂掉,随着涂得格子越来越多,你的积极性也随之高涨,让自己更有动力多更多的事情。同时也可找出你一天中最佳时间,利用最佳时间,做最重要的事情,从而提高效率。
3、学会接受和拒绝
接受个人成长的挑战。新的挑战会促进你不断学习,保持活力,刺激大脑不断成长,这都会让你感到幸福快乐。
对不必要的事情说不。当别人请我们做事的时候,我们很难拒绝,不管是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加入他们的活动,提供一些服务,当我们被需要和重视时,我们的自我就会膨胀。但为了一个错误的理由去做的事只会消耗你的时间,你可以问自己,这个事我真的有必要去做吗?
事实上,几乎没有人可以完全摆脱拖延,只是程度和方面不同,因此,如果你愿意,可以试着和身边的人一起努力,互相监督,开始找小伙伴吧~
小贴士:
简·博克和莱诺拉·袁她们两人是心理学博士、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资深心理咨询师。
从1979年开始就为学生中的拖延者创设了第一个团体治疗课程,曾经出现在《奥普拉》和《20/20》等电视节目中,同时也是《纽约时报》、《今日美国》、《人物》和《当代心理学》等出版物的专访对象。
一直致力于为全美国的学生、公司组织和公众团体提供治疗的心理工作坊和专题演讲方面的服务,终年活跃在伯克利、斯坦福大学的讲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