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草稿箱的文章又多了,我特别喜欢新建文章,但完成一篇文章对我来说却不那么轻易。
有灵感的时候就都记下来,相当于几篇文章都有开头,就好比一个长长的墙面,从底层开始建的时候必然是墙面底层同时开工,倘若左边砌好了,右边才开始,这样的墙哪会牢固。
我这种写法不是我创建的,但却是适用于一部分人的,这样可能会有很多篇文章同时竣工。虽说不像小说那般一个章节接着一个章节,但文章与文章之间也可产生高度关联。
所有写作课千篇一律,没有能帮你找到自己领域的,真正要找还是要靠自己。
在我看来,找 远不如试写,如果让你选1个领域你可能选不出来,但如果你倒逼自己选5个领域并各创作五篇,凭借文章的互动情况,反倒容易发现自己擅长什么,粉丝喜欢什么,一目了然。
很多人讲找准自己擅长什么,实不相瞒我二十多年白活了,还真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不好意思在我这里行不通,必须试错,在我的字典里不论试错的成本,尝试过后才具有发言权,才能知道喜欢什么。
没错,一张好图胜过千言万语,但一个标题是内容的外装,试想,内容再好,如果标题写个123,那有多少双眼睛会发现?
标题党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内容没料,连干货都没,达到一个自我嘲笑和自我嫌弃的地步,长久来说这样是不可取的。
最近也听人讲了一句,文章被封了,就当作是系统在嫉妒你的才华,觉得蛮受用的,这是该有的自信态度。
最近也时长把听到和看到的随笔记下来,不知不觉把微信收藏新建笔记当成了素材库,还存了不少,忘记的时候去看一眼,立马就能想起。
我喜欢交叉授受的知识点,相当于在牵动大脑反复记忆思考,就像上面提到的素材库就是学来了的,不自觉自己已经在试了。
同样的,对于众多自媒体平台而言,简书链接起的人和人的使得简友认为简书更好玩,更偏向真实社交·。我对简友社交这一块有了新的看法,不要太过深入,人和人还是刚认识的时候尚且刚好,过多深入聊天又能怎么样呢?
每个人都该为想展示的那个自己付出努力,每个人也不该窥探一位作者的心底,很多作者写的文章更像是小女孩的笔记,倘若你究其老底,把你所谓的了解当做和别人的谈资,这难免会伤害到作者。
想起在007提交作业后,有这么一句话:
很直白,很扎心,很有趣,很真实。为此我给自己定下了简友生存法则:
知我更好,不知亦无关;
懂我更好,不懂别定义;
你若笑脸飘洒,我便以笑相迎;
你若不怀好意,我便止步反向。
昨天无意听到网上一位刑法老师讲过一个重点,大白话总结下来是:“刑法是两个刃,一个刃是让你约束自己,另一个刃是约束别人不伤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