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携老母逛信誉楼,归来后心中颇多感慨。这信誉楼在东营已二十余载,至今犹是门庭若市,车马盈门。门前停车位照例难寻,服务员依旧笑容可掬,温言软语。退货时,略加检视便慨然应允,且连声道歉:“给您添麻烦了。”熟食部的售货员,遇有当日未能售尽之物,便拿出楼外,在街边折价叫卖,断不肯留至次日再售。这般作派,着实令人感叹。
信誉楼之所以能长盛不衰,全在“信誉”二字上做足了功夫。他们将信誉视作生命,奉为圭臬。而顾客之所以多年如一日地前往,亦是为着“信誉”二字。世上多少人曾被无信之徒所欺,“信誉”竟成了人们心中渴望的一抹暖阳。
由此想起前番买蟹之事。那卖蟹者口称分公母而售,公者四十元一斤,母者六十。我念及母蟹黄满,便拣了四只母的。归家煮时,方发觉所谓四只母蟹,竟掺了两只公的在内。盛蟹的袋子又是极厚的那种,还套了两层,足足有三两多重。这般伎俩,实在令人气闷。
又忆起多年前,丈夫买蟹的旧事。他在路边见人抱着一大箱冻蟹叫卖,言道一百二十元便可整箱抱去。丈夫见那梭子蟹个头甚大,不觉心动,便买了下来。回家还喜滋滋地告诉我,道是捡了便宜。谁知煮熟后,蟹壳里空空如也,竟无半点肉。原来那一百二十元,只买回一个泡沫箱和一堆蟹壳罢了。
想来此等买卖人,满心盘算如何坑骗顾客,岂能长久发财?顾客可被骗一次,岂会永远上当?这便是信誉楼能够屹立不倒的缘故了。
经商者若将心思全用在算计顾客上,纵然能得一时之利,终难成气候。信誉二字,看似简单,实则重如泰山。无信之人,纵使机巧百出,终将被人所弃;有信之店,即便朴实无华,亦能赢得人心。
世间万事,莫不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