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时期是一个人心理各方面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一个人义务教育阶段的心理是否健康关系到他将来的人格构建是否完善,为他们未来终身的发展奠定基础。众所周知,情绪控制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着一个人的社会交往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处事态度和方式等多个方面。
一、我国义务教育中情绪控制教育的现状
目前来看,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中对科学知识的传授还是占主导地位,对学生的身体保健和生理保健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够,特别是对学生的情绪关注度远远不够,各教育主管部门、研究部门和学校还是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了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探索上。具体表现就是义务教育阶段没有专门的情绪教育课程,即使课堂上有所涉及,但是还没有像语文、数学等课程一样列入考察范围。
二、帮助学生实施情绪疏导的意义。
都说小孩没有烦恼,但是现在的孩子普遍早熟,一些孩子从小学就开始谈恋爱,这与家长的教育和学校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对学生进行情绪疏导就是当学生出现不良情绪时,教师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学生的不良情绪得以减轻或者消除,最终达到自我排解不良情绪的过程。弗洛伊德说过:“一些心理问题,往往可以追溯到他的童年时期。”如果一个人长期受不良情绪的影响,积极的心态甚至良好的价值观将会受到破坏。所以,帮助孩子们实施积极的情绪疏导有助于他们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提高他们的抗挫折能力、改善他们处理日常人际关系矛盾的方式。
三、情绪控制教育的几种措施
一是重构认知点。很多时候学生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是因为对同一事物或者事情的看法不同,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在平时多注意对学生做一些换位思考的训练,当大家都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就会化解矛盾,放松心情,从而达到疏导情绪的目的。
二是及时开展替代活动来转移注意力。在面对一项复杂的情绪问题时,教育工作者可及时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其他情境来转移学生的注意力,情绪的释放者在其他情境中产生了不一样的情感时自然而然会弱化当前复杂问题的注意力。
三是扩散快乐情绪,传递积极心态。这种方式要求教育工作者积极开展快乐教育,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多鼓励、少批评,多引导、少说教,多让学生接受正面的信息,尽量不让学生接触负面信息,传播正能量。
总之,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展情绪控制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教会学生学会情绪疏导有利于孩子们保持健康的心态。但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长久的探索与努力,也需要家庭的积极配合。守护孩子的心灵家园,你我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