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产业互联网浪潮席卷全国,各大互联网巨头争相在产业互联网方向开辟新的道路,众多传统企业也开始探究产业互联网转型升级之路。
14年初,我在电子行业的产业互联网项目中开辟了垂直搜索引擎,建立了标准化的行业数据库,为一家传统企业开辟了互联网转型升级的道路。
后来,带着这份经验,为很多电子行业的传统企业做过产业互联网项目孵化和咨询,发现这样一个系统化专业化的改革措施想要在传统企业落地,非常重要的一点是需要让传统行业的工作者认知到产业互联网的历史沿革,追随历史,我们便能更加清晰的展望未来,尊重历史,我们也能更深刻的理解这条道路的正确性和必然性。
由此,我想到,对产业互联网的关键词建立一个时间轴,以帮助大家更加清晰的建立共同认知。
然后我们对一些或因时代不同而使部分读者疑惑的关键信息做一些解释:
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发展至今,中国无疑是最大的赢家之一,尤其在B2B领域,以阿里为首的B2B平台,更是达到全球之巅,那么IBM何以提出这个名词,当时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还要从信息黄页时代说起,大概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按照当时IBM的说法,企业的“电子商务”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企业内部部门之间的电子化协同,我们可以理解成现在的ERP应用;另一个是企业与供应商、客户、合作伙伴之间的电子化协同,企业把采购数据通过软件客户端传给供应商,供应商再把销售数据传回来。这种协同方式当前依旧存在,例如在与大公司交易时,他们会给供应商一个采购管理&供应链管理系统,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叫法,专业一点来说,对供应商的门户叫ISP,对客户的门户叫ICP。比如沃尔玛的供应商用的SAP NC,华为2003年搞过一段时间,但华为一直没有搞的很好。
这样的系统有一个极大的好处,就是对系统提供方,即甲方、采购方、大企业方,而对供应商、下游、中小型企业则面对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每个大公司都给一个客户端,他要同时使用多个系统支持供应,到不如对所有客户都用EMAIL来得直接。
彼时,这种单方面以大企业为核心的B2B交易模式并没有广为流传,也正是在这个时期,马云曾在外经贸部做过B2B的EDI(电子数据交换)。
IBM是这个时代知名的供应链系统服务商,对供应链管理系统的研发、咨询、落地、服务都非常专业。这就是IBM提出“电子商务”概念的由来,也正是IBM在这个年代为无数大企业做供应链相关服务,还有比较知名的ISP系统提供商如SAP和ORACLE。
到这里,我想可以给B2B的时代做一个简单的划分,B2B的EDI时代,或依靠企业信息化完成B2B交易的时代。后来有了阿里巴巴,B2B才真正走入互联网化。再后来出现了一些互联网B2B的多样的服务模式,例如以找钢网(钢铁)为代表的“撮合交易”,以立创商城(电子元器件)为代表的自营电商等。
工业互联网
2008年金融危机波及全球,相比97年的亚太金融危机,中国在2008年也没能幸免于难,2008-2009年中国工业增加值增速大幅放缓;2010-2011年依靠“四万亿”刺激,工业产值短暂反弹后持续下行。
众所周知,中国在08年以前,可以被定义为劳动密集型国家,制造业发展高度依赖人口红利,以低价劳动力控制制造成本从而获得订单。随着老龄化加剧,人均工资提升,依靠人口红利进行扩张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难以为继。
好的,写到这里,我想我必须要用一张图和引用两段无趣但严格且官方的说辞来说明工业互联网的由来和必要性。
图1:产业互联网
以下来自百度百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部分内容:
“2012-2015年前后,我国处于加速工业化,然而,几乎所有传统产业都出现危机,国有企业行政性垄断较为突出,产业网络化创新程度较低,知识扩散和共享机制不健全,市场主体活力不足,投资意愿不强,市场主体对经济的预期由乐观转向观望甚至悲观,严重影响了我国由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进一步转向知识文明的进程。一些传统禀赋优势在逐步丧失,必须要寻找一条新路来优化生产方式,让技术创新成本更加“低廉”,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激发市场活力。”
以下来自百度百科“产业升级”的部分内容
“产业升级就是使产品附加值提高的生产要素改进、结构改变、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提高、产业链升级。
从微观来看,产业升级指一个企业中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的途径:企业技术升级、管理模式改进、企业结构改变、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提高、产业链升级。
从中观来看,产业升级指一个产业中产品的平均附加值提高。产品平均附加值提高的途径:同一产业中的各个企业技术升级、管理模式改进、企业结构改变、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提高、产业链升级。产品附加值提高的动力机制:同一产业中的各个企业为了提高自己生产产品的边际效率和企业利润率不断提高自己产品的附加值,最后使整个产业的产品的平均附加值提高。产业升级、产业平均附加值提高不是仅仅产业的平均利润率提高,而是最终表现为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前的附加值提高是产业升级的量变,产业结构升级是产业升级的质变。产业结构升级使产业升级到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型阶段。
从宏观来看,产业升级指产业结构升级,即一个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如从劳动密集型增长方式向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增长方式转变,资源运营增长方式向产品运营、资产运营、资本运营、知识运营增长方式转变。宏观的产业升级或产业结构升级既指旧的产业结构升级,也指新的、更高级的业态产生。无论微观、中观还是宏观,产品附加值提高都是产业升级的核心与灵魂,经济活动的主体性提高是产品附加值提高的根本。”
由此,2015年5月,国务院出台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正式拉开了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序幕,确立了我国由制造大国转为制造强国的发展目标,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2017年11月,国务院印发《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我国工业与互联网融合的长期发展思路,已经成为中国工业互联网建设的行动纲领。
2018年5月以来,我国工业互联网政策密集发布,支持力度空前。工信部与财政部接连发布了包括《工业互联网APP培育工程实施方案》、《2018年工业转型升级资金工作指南》、《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2018年工作计划》及《2018年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拟支持项目》,由此可见我国政府对于工业互联网的高度重视及布局决心。
大家来找茬的新时代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私营企业的步伐,从IBM的供应链服务,到慧聪的电话商情黄页,到阿里巴巴(这里我们指早期的B2B平台,即今天的1688网站)的互联网商情黄页,再到多样化B2B模式的出现,找钢网的撮合交易,立创商城自营电商。还是从全球化经济趋势和国家政策导向推行的“新经济”、“产业升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制造2025”、“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都一致的将产业互联网推向了今天的浪潮。
数以千计的传统企业在转型产业互联网,数以万计的中小企业在创新产业互联网,各行各业的网站、APP、小程序层出不穷,我们甚至无法找到哪个行业还处在“无互联网”的生态下,也分辨不清谁家“产业互联网平台”独一无二。虽然无数的“创新者们”都在极力的辩解自家平台运营模式的独特性,但搜遍网络,我们还是能看到大同小异的网站布局和服务模式,毕竟赚钱的就那几个,做的到前无古人,谁又能做到后无来者呢?
纵观网络,现在这样一个产业互联网的新时代,数以亿计的网站,打开它们,是不是像极了一款迷你休闲游戏“大家来找茬”?
当我们知道了产业互联网的历史,我们便能在这段历史中找到自己想要做转型升级的大方向,让一家企业能够明确自身优势资源,和清晰未来的市场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