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我一个小学就认识的同伴在聊天,我几岁的时候就认识她了,不算三十年的相识,也算二十年以上的相识了。平时话不多,一年半年都聊不上几句,今天就回家开店这个问题聊上了。
我问她,你姐以前开的那个店,大概投入是多少,租金是要多少,押几付几,转让费是多少?
她说,你又打算回家开店了,你都计划过最少三次了。
我说,没办法啊,我仔都六岁多了,再不回去陪伴一下他,就长大了。不过回去了也不可能做全职太太,还是要找点事情做啊,家里我这种年纪找工作也比较尴尬,家里的工资普遍就1500到2000左右,时间长,还人际关系复杂。我一直奇怪,那些叫着逃离北上广的人,好像一回家就立马能找到公务员或者舒服的工作。家里哪有那么多舒服的工作,家里看店都是从早站到晚的。
她说,你的计划太多了,不过回家也好,回家吧,回家。
我说,你就不要嘲笑我了,回家,哪里是家。我在七宝山生活了14年(出生到读到初二),在浏阳生活了5年(初二到高三),在望城生活了3年(大学),出来以后在东莞打了5年的工,然后在浏阳又生活了3年(结婚生子),生完孩子在广州又打了5年的工。我有时候都在想,哪里是家,每个地方都住了那么一段时间。
她也在那头忍不住发了几个“哈哈”的表情,现在对于她来说,一个湖南妹子嫁到了江西,回家,对于她来说也是回江西,而不是出生和长大的湖南了。
我不知道外出打工的人有多少人有我这样的感受,我说的家,难道真的仅仅只是我们户口的所在地。
我们这一代80后,从大学毕业一开始就跑到广东来了,有的同学规划早的,就直接在广州,深圳这类房价还没有疯涨前就把房子买了,而我之前是住公司宿舍,然后结了婚,也是觉得找了同一个地方的老公,还是可以回家的。后来虽然收入增加了,不过大城市的房子又限购了。如果当初结婚的时候咬牙买套房,现在也快还完了。归根到底还是眼光问题。人家能发财的还是那些有眼光的人。后来在公婆的努力下,在长沙买了一套房,之前还不理解,现在想想还是要感谢当年有远见的他们,毕竟不以务农为生的我们,在大城市有套房,谋生还是相对容易很多。
我觉得老是有人在叫嚣着“逃离北上广”,可真正又有多少人能回得到小家乡呢?我身边很多这样的例子。我好几个东莞打工的同事,都是利用假期回去相亲,找了一个在家里做点小生意的人,接着就辞工回去结婚,两夫妻一起做点小生意谋生。还有一个同事,我印像特别深,当时找了一个家里的男朋友,也没有正式工作,她想把他带出来打工,而他又不愿意。最后她辞工回去了,两个人很穷,生了孩子,她又带着老公出来打工,后面又去温州开店,兜了一圈又去长沙卖奶粉,然后又回常德开店,现在好像是她在上班,老公在开出租车。
每个年代都有每个年代的特征,我们50后的父辈有了一份来之不易的工作,特别珍惜,一份工作做到退休。当然那是比较幸运的,像我爸妈就是属于单位倒掉,不得不出来打工的那一类型,现在总算退休了。而我们80后,我身边大部份都是独生子女,我老公他父母当年走关系,不然就要开除掉一个人的工作,才生下了他妹。现在放宽了二胎政策,我们这一代人却越来越不想生了,养大一个孩子的成本太高,特别是教育成本。我们已经不可能再向从前那样说,有饭吃有衣穿,能长大就可以了。现在那么多的网瘾少年,还有啃老族,都是因为当年没有教育好。想想当年我爸妈的那一套教育,说不听,直接开打。
现在很多人都讨厌微商,觉得朋友圈里都是广告。我一般不怎么屏蔽朋友圈里的微商,因为大都都是像我这样,年轻的时候在外打工,然后现在回去带孩子的那些人。我有一个同事在一家工厂里从2000年上到了2013年,后面因为怀了一对双胞胎女儿没办法才辞工回去带孩子了。算上之前生的大儿子,她一共生了三个小孩。她每天就在朋友圈里发她小孩子的生活日常,还有她做的一些微商产品。还有一个卖燕窝的同学,她以前是在家里的电视台上班,她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儿,为了更好的陪伴女儿的成长,她把工作辞了,一边做微商,一边照顾女儿。看她分享出来的双胞胎女儿的成长,都像是一部家庭轻喜剧。为了更好的陪伴,她还专门去报了插画班。
我们一直说人要诗意的栖居,可是现在对于我们来说,我们都是在苟且的活着。老公说明年你一定要回去好好的陪伴儿子,他负责赚钱养家,我主要是负责给孩子好的教育和陪伴。因为不可能再由于经济上的原因,错过孩子的小学时光。生活对于我来说,当年父母要上班,没有时间陪伴我,都是外公外婆带的,他们教我最多的就是:赚钱不易,一定要节约。我是80年却是被30后的外公外婆带大的,现在我的儿子10年却是被50后的爷爷奶奶带大的。生活像一个轮回。我们总在为自已找借口,也许现在不带儿子,将来我们老了,长大的儿子再远离我们去打工,我们又去带孙子。我们总在孩子的成长里缺席,又有什么理由要求孩子来陪伴我们的老年。
我们喜欢大城市,一定有大城市的理由,大量的就业机会,你永远都不要担心找不到工作。即便做生意,进货渠道和销售渠道都更加的便捷。像当当网买个书,上午下单,下午便能到货。我们留恋着它带给我们的便利,却没有办法,在这里扎根生长,没有办法把孩子带过来一起享受和当地人一样的教育资源。没有户口的外地人的孩子,只能选择价格高的私立学校,或者教学质量差的民办学校。
生活不可能一直光鲜,也不可能一直黑暗,调整一下心态,慢慢适应:天大地大我最大,有家无家处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