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中,黄百韬在临死之前为何说天要灭蒋,原来是这么回事

大家都知道在淮海战役第一阶段战事之中,国民党黄百韬第7兵团在碾庄地区被重重包围,号称“杂牌悍将”的黄百韬在突围过程中举枪自杀。据当时跟在黄百韬身边的第25军副军长杨廷宴回忆说,黄百韬在临死之前曾感叹地说了“天要亡蒋”这句话。这是怎么回事呢?黄百韬在兵败身死之时为何会突发这样的感慨呢?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淮海战役爆发前,当时驻扎在新安镇地区的黄百韬兵团按照徐州剿总的命令,准备向徐州方向撤退。可是,就在军队准备开拔之际,黄百韬又接到了“原地等待接应第九绥靖区第44军”的命令。黄百韬对于这个命令大为恼火,他深知华东野战军正在想自己压来,在如此凶险的局势下,还让自己待在新安镇,岂不是自取灭亡,坐以待毙。

不管怎么说,虽然黄百韬有一百个不愿意,但最终还是执行了命令。但是,在原地等待的过程中,黄百韬也没闲着,他急忙驱车赶到碾庄地区,这里是国民党李弥第13兵团的驻地。黄百韬打算与李弥商量商量,让李弥在碾庄地区也等待接应一下自己。但是,李弥却以“只接到撤回徐州的命令”为由,拒绝了黄百韬的请求。无奈之下,黄百韬只好返回到了新安镇。

此后,黄百韬在等待第44军的两天时间里,每天打电话催问第44军撤退情况,询问其到底何时能够达到新安镇。在慌乱和紧张之中,不知道什么原因,黄百韬竟然没有在撤退必经之路——大运河上架设浮桥,以便日后快速撤退。结果,10多万大军只得依靠一座铁桥来通行,不仅耽误了撤退的时间,而且还导致部队拖拖拉拉,撤退变成了溃败。

当黄百韬兵团勉强渡过运河,到达碾庄地区(原先李弥兵团的驻地,此时李弥兵团已经撤回到徐州)时被重重包围,最终在苦苦坚持十几天之后,等不来援军的黄百韬兵团全军覆没于此。当时,黄百韬带着第25军副军长杨廷宴以及几名随从在突围之时,极其悲伤地对杨廷宴说:“这场大战,我有三个不解呀:一是我为什么那么傻,要在新安镇等待第44军两天;二时候我在新安镇等两天之久,为什么不知道在运河上架设浮桥;三时候李弥兵团既然以后要向东进攻来救援我,为什么当初不在曹八集附近掩护我西撤?”说完之后,黄百韬摇首长叹:“真是天要亡蒋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九月的天,蓝的醉人。 九月的云,白得醉人。 九月的山,有野酸枣, 九月的黄昏,半是沉默,半是炫烂。 郁达夫愿折去生...
    随写吧阅读 1,527评论 0 1
  • 顾昭最近勾搭上一个有夫之妇,这对他原本是一件平常的事,那些女人尽管生活无忧,但是因为丈夫太忙、冷淡等等原因,在家庭...
    炼骨刀阅读 5,069评论 2 5
  • 书籍分类有很多种,而各自品读的方法也大有不同。 读实用性的书能用理论性的书的读书方法?掌握阅读技巧,懂得巧妙运用!...
    落莫577阅读 1,898评论 3 0
  • 感觉自己才思枯竭,努力起笔,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因为我和主教爷爷的交集实在太少。每次见面的我和主教爷爷都是相视而笑...
    哎呦哎呦拔萝卜阅读 2,523评论 0 1
  • 我能长大,是个奇迹;我去过的地方,遇到的人,那些让我总结人生宝贵经验的、那些帮助我、激励我去拓宽境界并开放思想的人...
    大轮子阅读 3,843评论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