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的一个夜里,孤单单的黑色涌入脑海中,就再也控制不住眼泪。
慢慢就回忆起,初中的自己,未曾打败过孤独,但神奇地与它融洽地相处了。那时候的自己,小小的,只是人群里平淡无奇的那一个,却是我活这么久以来最引以自豪的那一个我。
那时候的我,上课认认真真听着老师的讲解,仔仔细细地做着笔记,把课后的每一个作业都工整抄在本子上,一个一个完成划掉。那个时候的我,无论去哪儿都是独来独往,不喜等待任何人,不曾有过任何莫须有的人情。我一个人吃饭,一个人放学回家,一个人在课后去厕所,一个人静静地坐在课堂上听完一节课……那是后来的我做不到的,不是做不到一个人,而是长久的一个人。我给自己留有很多时间,那三年我看了很多书,不是言情小说,也不是漫画,是一本一本的散文,诗集。想起每一个因为诗里惊艳的那一句落泪的夜晚,都像是寻找珍宝的一段经历。我也写了很多文字,到现在我都还存有那时候最稚嫩的篇章,我能看到那时候我的意识,我的孤独,我的向往……
其实我知道那三年我一直不孤单,总有被我吸引的人会陪伴在我左右,而被我吸引的人往往会使我与他相处舒适,我还有喜欢的书,热衷的写作,还有敏感又坚强的心。那个时候的自己总是喜欢一个人偷偷落泪,为那些太美的事物,又或者悲悯于生活中看到的一切小细节,那个时候的自己比现在更明白什么是美好的,值得珍惜的,也比现在的自己有着更高尚的品味……这些是后来我慢慢混迹于人群中所消退的。群聚是危险的,太容易随波逐流,忘了自己的初衷,丢了自己。
那是我很富足的一段岁月。映着窗外洒进的阳光和斑驳的树影,我学完了课本,写好了作业,看了每个作家敏感内心所酝酿的文字,背了一首又一首千百年前隽永的诗词……
最后那个夏天的风一遍一遍吹拂着我现在这颗深处人群的孤独的心,阳光透过绿叶洒下的灿烂的淡绿色的光,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上,清晰地告诉我:“你看啊,生命中的另一个我曾经和孤独相处得很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