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好几年前的一个夏天,那是我爸第一次买车。
晚上六七点左右。
嘟…嘟…嘟…
“喂,干啥吗?”电话响了几声,传来了我爸的声音
“问你咋还没下班吗?饭都做好了,再不回来就凉了”
“知道了,下班了,你们先吃,等下就回去”
半个小时过去了,我爸还是没有回来
嘟…嘟…
“怎么还没回来呀?”这回我妈先开口了
“一会就回,你们先吃…”我爸话还没说完,就听见有人在那边叫着“他在排队买车啊。”
“买车?你现在在排队买车?!”我妈以一种近乎责怪的口气质疑到
“额…等下就回去了,你们先吃,回去再说。”啪的一声我爸就把电话挂了
我妈在这边怒气未消的继续自言自语到“他什么时候要买车的?也不跟我说一声!好端端的干嘛要买车!不是浪费钱吗!车子那么贵,我们又用不到!回来我再说他!”
我妈没什么文化,连学前班都没上过几天,一直以来我妈最自豪的就是他会写我们全家人的名字,就算这几个字都还是我爸一笔一划教她的。而且一向省吃俭用惯了。记得小时候,也就是零几年的时候,一年也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买点瘦肉回来吃。虽然一几年的那时候我们家生活条件好了一点,即使不是天天吃肉喝汤吧,一星期也起码煲个一两次汤了,但是我妈省吃俭用的习惯一直没有改变过。思想上也还停留在以前那种认为别人家有车,就是很有钱很有钱才能买的起的富人家。而我们家自然跟富人是不沾边的,所以我妈才会那么生气。
又过了将近一个小时,我爸终于回来了。
“你还知道回来啊?!”一回来我妈就没好气的质问我爸
“我肯定知道回来啊,还有饭吗?”
“有饭,在锅里,再不回来我就打算倒掉了!”我妈非常生气的说
“你舍得?”我爸边吃着边玩笑似的说
我妈瞥了一眼,继续质问到“你真的买车了?!”
“嗯…”我爸小心翼翼的回答到
“买车干嘛?!谁让你买车的?!我们家现在又不是多有钱,再说家里平时又用不到车,城市里公交车不是很方便的嘛!到哪里都方便的!你说你冷不丁的就买辆车,以后回去别人都要说你,有两个臭钱就在那里穷显摆上了!”又是我妈的连环三责加灵魂拷问
“这车是单位有名额的,可以便宜很多,才几万块钱,我想着买辆车,以后去哪里都更方便了不是!再说就算我不开,这价钱过几年我再卖出去也不亏,说不定还有的赚。”我爸解释到
我爸是上了好几年学的,在他们那个年代也算是学习成绩比较突出的了。思想上有时候也能想的长远一点。可能也是觉得很划得来,而且名额有限,再加上同事们一起哄,明知道我妈会不同意,也就半推半就的去买了。
“几万块?!几万块你哪来的钱?几万块能买个什么车!到时候回去还不够丢人的!你就买吧!我一次也不会坐你的车!”我妈继续生气的说
“就是几万块啊,所以就是名额有限嘛,我怕你不同意,用我自己的私房钱买的啊”刚说完我爸顿时愣住了,好像突然发现自己说错了什么,就没再吭声了。这时候他的饭也吃的差不多了,就假装收拾碗筷溜去厨房去了。
“私房钱,私房钱不是钱啊!买了我也不会坐你的车!一次也不会坐!你就自己开自己坐去吧!”我妈还是坚决不肯退让半步,而且越说越生气,以至于也没发现我爸说什么私房钱。
“不坐不坐,不坐我自己坐”我爸一时堵气的嘴犟到
就这样,我爸把碗筷收拾好,下楼溜达去了,我妈依然习惯性的又去厨房忙碌着,嘴边还不忘一直说着那句“买来也不会做你车!”
后来过了很久我妈都不愿意做我爸的车出去。每次我爸休息说带我们出去转转,我妈都坚决不愿意坐他的车。
再后来是怎么改变的我已经忘了,毕竟有时要出去工作,也不是一直在他们身边。
只记得有一次我又去我爸妈那时,我爸开车带着我们出去玩,我妈在车上说“还是自家的车坐着舒服,不晕车,也不想吐。”
“真香!”我笑着说到
哈哈哈…然后笑声顿时充满了整辆车,我们也开心的出去耍了一整天。
还有一件事,也是最近一两年,我爸已经又换了一辆车了,我妈一坐在车上就常常还会对我爸念叨一句“你说你那时候怎么不把房也买了呢!你那时候私房钱那么多!现在这房价那么贵,那时要是你偷偷把房也买了,现在多好。”
“我不是怕你跟我置气嘛,我哪敢。”
“那你买车怎么敢买,买房怎么就不敢了?”
“买车那不是没多少钱嘛,买房我哪有那么多私房钱,有那么多我早买了!再说买房可不是几万块的事,万一你知道了以后,再一气之下不跟我过了,我买了房又有什么用,我找谁说理去,房子现在再贵又有什么用,便宜总是占不完的,宁愿不住这城市的房,不占那个便宜,一直租房子不也挺好,关键是不能没了你啊。”
说完,他俩都呵呵的笑了起来。
这就是我父母的爱情。没有诗情画意,没有甜言蜜语,更没有久违的浪漫。有的只是润物细无声般的付出,和彼此之间时时刻刻相互迁就的心。
偶尔我妈也会跟我们抱怨,“你爸这一辈子连一句温柔贴心的悄悄话都没有对我说过!”
可就是这样的他们,让我们懂得了爱,教我们如何去爱。他们之间的感情,他们对彼此的性格或者思想或者其他什么方面的包容和相互扶持的程度,是我们很多时候都还无法企及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