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深记得有句很火的话“大多数人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尽管被很多诟病逻辑混乱,我依然喜爱不已。
出处我已经忘记是哪里,印象中最正式地看到这句话是在李笑来的《把时间当做朋友》中。李笑来发挥到极致的一元思维已经非常精致,知乎上有专业评价,此处省去N个字。我相信,按照李先生的逻辑,用这句话想要强调地不是说天赋不重要或不放在第一位,而是说努力这种人人都可以举手可做的付出都没有做,却埋怨不由自己控制的天赋不够是可笑和可悲的事情。关于天赋和努力的关系,起码,天赋不是一下就发现的,至少也是需要有一点努力后才能让天赋显山露水,而要有创世纪的成就非天赋不可及。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当一大把年纪的时候,才发现自己需要补小年轻们因为先天和客观条件因素创造的机会而早已刻意训练的内容时,真可谓伤悲。但好在亡羊补牢犹未晚矣,起步晚不代表会晚到或者到不了终点,现在的当下捡起来也一样可行,只是需要时刻提醒那只是补到不漏水的位置就可以,别指望成为可以靠他吃饭的长板。最重要的是把长板延长到最长,木桶稍微倾斜装的水其实更多。
另外再说一点,小史蒂芬.柯维的《信任的速度》讲了一个真理,要想建立信任需要从根上的“诚信”到干上的“好的出发点(动机)”在到树枝的“能力”再到果子“成果”是建立信任的4大关键因素,缺少根死得快,缺少果子迟早被人砍了当柴烧。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就是这么真实又奇怪,真像真理一样真实。我们很多平凡的人不都是这样吗?老觉得自己有能力,别人应该信任自己,但是都没有做出个像样的东西证明自己有能力,谁能相信你的能力呢?想起小马说过遇到的一个号称专业人士的人,经常被邀出席各种专业分享活动,充当顾问给别人出专业指导意见。有一回遇到一个直接的老板,就问这位很牛的牛人,大致意思是问他赚了都少钱?成功了多少个项目?牛人只能讪讪地表示没有做过,于是被老板鄙视一通。据说后面此牛人真去自己尝试实践自己的理论去了。
但是关于信任,其实还有一点我自己的看法,觉得小史蒂芬.柯维没有讲全。其实能不能做成事跟给不给机会、有没有人支持是有很大关系的。如果一个被贴了好的标签的人,例如名牌大学毕业、聪慧、专业、见过世面等等,说的观点就会更容易获得信任,于是更容易被认同,于是更有可能(只是有可能)获得机会,甚至更有可能获得别人的支持,最后结果当然更容易出来呀。
所以结论是,小心管理好自己给人留下的印象,这一点非常重要。容我去厕所面壁思过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