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漂泊。
可能源于对家乡的疲倦和对未知的好奇,初中开始,我就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向往,尝试离开家,而且一次比一次远,我曾以此为傲,用现在流行的话说,“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
大学毕业来到深圳,刚到深圳时给爸打了个电话报平安,挂电话的时候,爸在电话那头跟别人说了一句话:“哎,这臭小子跑深圳去了。”
他不是说给我听的,但我听到了,语气里透着些许不满和无奈,跟我的兴奋和期待形成鲜明反差。
他说过想让我回家待几天,好好考虑一下再决定去哪里,我没听。
彼时的我,没见过的,没试过的,还太多太多,来不及感受流逝,来不及回顾过往,也不会关注家人,无法理性思考。
人们最熟悉的是“北漂”,我这样的应该叫“深漂”,只是,在应接不暇的新生活面前,在陌生城市生存的压力之下,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没觉得自己的是在“漂”。
托朋友关系,我刚到深圳就有了住处,但找到的工作离住处很远,不得已,刚过一个月就转租出去,换公司宿舍;住了半年,觉得公司宿舍住着不舒服,也没有足够私人空间,自己在附近又找了一处房子;几个月后,在那家公司待不下去了,出于个人发展和成长考虑,换了工作,一换不打紧,又得重新找房;本想着,新工作既能让我有很好的个人发展,又可以跟着大伙干一番事业,不曾想,不到半年就发不出工资了,一个个地离职,我也被迫另谋出路,又搬家,这一次时间稍微长了些,坚持了两年多,这里需要提一下,在我来深圳四年左右的时间里,都是住的城中村,城中村的特点就是便宜,比较有生活气息,但居住环境稍差,所以在工作稳定,也有了一些积蓄之后,我想改善一下居住条件,一咬牙,花了将近三倍的价格,租了个单身公寓,装修和家具都有,幸福感油然而生。
我跟自己说,这次能舒舒服服安个家了。
至此,搬家五次,按说已经很折腾,可我仍没觉得不稳定,还在计划内,但生活总不会事事都在计划内,亮堂堂的公寓住了一年之后,突然莫名地闹蚁灾,每天晚上都有无数只白蚁在房间里飞,请师傅杀了两次都没有彻底杀掉,没过两天又是老样子,没法再住下去,不得不再次搬家。那里环境其实很好,生活便利,交通发达,不想往别的地方挪,索性在附近又找了一处感觉还行的房子,大包小包拎着,来回跑了几趟就过去了。
生活中的所有烦恼和担忧从来都是被动且难以抵抗的,因为工作和经济状况,那个我懒得搬了就近“凑合”住的房子,半年后又跟我说再见了,我就来到了现在住的这个房子。
或许是量变导致质变,这一次搬家,让我突然有了漂泊感,就好像,每一次搬家无非就是:收拾东西,打包行李,叫辆车,累死累活忙一天。就算换了一个家,这个家,严格来说不能称为“家”,只是住处,再夸张一些,睡觉的地方,谁也说不准哪天又要搬走,再把那个过程重复一遍就是,次数多了,就会让人麻木,心态也会有变化,仿佛到哪儿都不是终点,都不会稳定下来。
居无定所,为“漂泊”。
早晚都要做的事,早做打算。
最近在群里跟几个朋友聊,其中一个女孩子说,自己不想那么早找男朋友,不想那么快结婚,婚后生孩子、做家务都是女人的事,太苦太累,就没有自己的时间了,所以自己不着急谈恋爱,而且女孩子完全可以自己挣钱养活自己,干嘛要找个男人。
这种现象,可称为“事远不急”。
她说的在某种程度上是有道理的,但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东西,她把要不要做一件事,和做了那件事会怎样,联系地太紧密,换句话说,她没有给自己准备和适应的时间。
我们可以这样想:我们认识多少异性朋友?那个异性朋友是自己喜欢的吗?你要和他恋爱吗?即使恋爱了,能保证不出任何问题而分手么?从认识到恋爱,恋爱到结婚会用多久呢?如果分手了,找到下一任再去把这个过程走一遍要多久呢?这样一想事还”远“吗?
我们往往习惯于把一件事想得简单,实际上可能比预想的要多花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时间。
再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读大学的时候,室友去驾校学车,还怂恿我们也去,我当时很不屑,开什么玩笑,还在读书学什么车,学了也没车啊,再说了,将来我是要当大老板的,有司机给我开车就好了,我还学什么?
这种想法现在看来太可笑,同样是走进了把事情想简单的误区,退一万步讲,就算有理论上的可能,我混成带司机的大老板需要多长时间?后果就是,读大学时课程轻松,还便宜,还闲着没事干的时候不去学车,工作后多花几千块请假去学车。
这里只举两个例子,其他还有很多,比如:买房、职业瓶颈、健康问题等。觉得没必要考虑的时候,一点都不关心,等来到面前就傻眼了。
有句老话说得好: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经历更多的人,是更大程度上接近真相的人,我们往往会用自己的认知去判断超出了认知的事情,高估自己的能力和效率,一次次地吃亏。
有些事早晚都要做,就早做打算。